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2019, Vol. 40 ›› Issue (05): 105-121.

• 创新战略与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企业的创新持续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成本性态视角

  

  1. (1. 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成都611130;2.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成都611130)
  • 出版日期:2019-05-10 发布日期:2019-08-13
  • 作者简介:何熙琼(1988—),男,湖南衡阳人,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司金融和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63003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BK1902055)

  • Online:2019-05-10 Published:2019-08-13

摘要: 创新持续性对于助力企业转型、助推中国经济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5 年的数据为样本,从创新投入对企业成本粘性影响的角度,考察了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持续性及其作用机制问题。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创新投入强度越大,成本粘性越大,也即创新持续性越强;对于创新产出投入比更低、有高新技术资质认定的企业,其成本粘性更显著,也即创新持续性显著更强。结论表明,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具有持续性,且创新持续性可通过成本粘性的变化来体现,其作用机制为沉没成本和“状态依赖性”,并且创新的沉没成本性是中国企业具有创新持续性的内在动力机制,而国家创新政策可以激发其对外部环境的“状态性依赖”,说明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还停留在害怕前期投入受损的阶段,并且受外在环境的制约较大,并未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

关键词: 创新持续性, 成本性态, 沉没成本, 状态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