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闳肆, 姜树凯 方元欣 王昭星. 重大工程驱动基础理论突破和原始创新的系统机制
——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工程的纵向案例追踪研究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5, 46(3): 41-60. |
| [2] |
姜 红 盖金龙 杨静萱.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区域
创新生态系统效能提升机制研究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5, 46(1): 74-89. |
| [3] |
户安涛 张振刚, 叶宝升.
制造企业数字创新采纳与实施过程机理研究
——基于格力电器纵向案例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4, 45(12): 151-163. |
| [4] |
吴逸菲 樊春良, .
创新系统视角下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
演化逻辑及趋势分析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4, 45(07): 29-48. |
| [5] |
胡潇婷 吕文晶 李纪珍.
知识距离与中国海外并购企业的创新绩效:
通途或天堑?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4, 45(02): 132-151. |
| [6] |
张志朋, 李思琦, 朱丽.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组织协同管理与创新——资源编排视角的单案例纵向研究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3, 44(02): 143-164. |
| [7] |
王诗卉, 谢绚丽.
产业链数字化协同与外部冲击缓解:来自居民生活缴费的证据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11): 37-55. |
| [8] |
李慧敏, 陈光.
日本“技术立国”战略下自主技术创新的经验与启示——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研究视角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02): 3-18. |
| [9] |
梅亮 陈春花 刘超. 连接式共生:数字化情境下组织共生的范式涌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04): 33-48. |
| [10] |
李全 佘卓霖 杨百寅. 工作狂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02): 146-160. |
| [11] |
邓巍 梁巧转 王维.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内外部要素对创新能力的构型影响[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10): 43-61. |
| [12] |
樊春良 樊天. 国家创新系统观的产生与发展——思想演进与政策应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05): 89-115. |
| [13] |
方放 杨晓春. 共生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团体标准利益平衡与政府对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02): 33-49. |
| [14] |
李瑞 梁正 薛澜.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基本内涵、动力源泉及实现路径[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01): 3-15. |
| [15] |
李晓娣 张小燕.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及其进化研究——基于共生度模型、融合速度特征进化动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 40(04):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