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 夏 任声策 李浩宇 段明赫.
促进专利许可的因素与机制:实证研究评述与展望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4, 45(12): 164-182. |
[2] |
张 强, 白 裕 张 璐 赵 爽.
从“个体韧性”到“系统韧性”:
企业韧性层级生成逻辑、知识框架与未来展望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4, 45(10): 40-55. |
[3] |
李秋香, 马草原, 齐二石, 黄毅敏.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脉络、争鸣与盲区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09): 125-145. |
[4] |
王福, 刘俊华, 长青, 韩丽萍.
场景链如何基于供应链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共创?——福田汽车案例研究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07): 135-155. |
[5] |
邓雨轩, 汪雪锋, 张超, 陈凯华.
转型创新研究:主题演化与未来展望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07): 94-115. |
[6] |
常旭华, 贾月莹, 刘海睿.
高校技术转移研究:进程、热点及中外比较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02): 150-167. |
[7] |
王海军 郑帅 陈劲. 管理领域的模块化理论演进与实证研究综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06): 16-35. |
[8] |
战睿 王海军 孟翔飞.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05): 179-197. |
[9] |
耿红军 王昶. 后发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研究的系统回顾[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05): 159-178. |
[10] |
张艺 陈凯华. 官产学三螺旋创新的国际研究:起源、进展与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05): 116-139. |
[11] |
姜李丹 薛澜 梁正. 技术创新网络强弱关系影响效应的差异化:研究综述与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05): 42-53. |
[12] |
赵景林 赵红. 虚拟品牌社区社会资本、品牌关系质量和消费者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 40(08): 71-86. |
[13] |
李广培 李艳歌 全佳敏. 环境规制、R&D 投入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 39(11): 61-73. |
[14] |
王莉 金曼慧. 开放式创新社区中激励机制对消费者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 39(06): 58-71. |
[15] |
王秀峰. 创业者行为研究文献综述——连接创业者个体因素与创业过程及结果[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 37(08): 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