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2025, Vol. 46 ›› Issue (4): 126-144.

• 科技创新与创业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绿色创新效率的测度、时空演进及敛散性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统计学院,北京 100070)
  • 出版日期:2025-04-10 发布日期:2025-05-20

Measurement,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Convergence of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1. (School of Statist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 Online:2025-04-10 Published:2025-05-20

摘要:

创新作为我国新发展理念之首位,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继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

择。因此,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绿色”和“创新”要素进行创新活动、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重点

关注的议题之一。文章采用全局参比的超效率松弛变量模型(super-efficiency slack-based model,SE-SBM)对 2003—

2020年286个地级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并结合“地级市—四大板块—城市群”三维视角,对其时空演进特征和

敛散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从动态演进特征来看,总体上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上升特征,就数值

而言,东部板块的绿色创新效率大于全国均值水平,其余板块排名依次为中部、东北部、西部。第二,从核密度估计来

看,无论是全国总体,还是四大板块的绿色创新效率,其内部的绝对化差异化有所缩小;进一步,以直辖市、中心城市为

核心的城市群内部协同性较强,更有利于绝对化差异化的缩小。第三,从区域差异及分解特征来看,东部板块、长三角

和成渝城市群总体呈现出明显收敛特征,其他板块和城市群仅显现出阶段性收敛特征;第四,从影响因素来看,可通过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要素合理流动、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地区创新活力,来提升中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而

增强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收敛性。

关键词: 绿色创新效率, 超效率 SBM 模型, 时空演进, 敛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