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安妮 张 晨, 孙玉涛 孙金伟.
高校科技成果显性—隐性转化模式及机制
——以“211”高校为例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5, 46(5): 81-91. |
[2] |
张 鑫 曹 霞.
知识单元特征对校企技术转移网络的作用机理
——基于专利数据的MERGMs实证研究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5, 46(3): 108-126. |
[3] |
刘 夏 任声策 李浩宇 段明赫.
促进专利许可的因素与机制:实证研究评述与展望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4, 45(12): 164-182. |
[4] |
王 婷 甘 凯 门 一.
企业间双元控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
获取能力的调节作用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4, 45(08): 55-71. |
[5] |
马 翔, 张春阳 刘盛博 丁 堃.
知识产权服务对高校专利技术
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4, 45(08): 91-108. |
[6] |
欧阳桃花, 郑舒文, 张凤, 曾德麟.
研究型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工程研究:以长鹰无人机原始创新为例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3, 44(01): 20-37. |
[7] |
张寒, 孟宪飞.
大学—产业界知识转移国际研究的热点主题和研究前沿——基于2010—2021年国际文献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10): 103-122. |
[8] |
王巍, 陈劲, 尹西明, 郭梦溪.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驱动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探索: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例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04): 21-39. |
[9] |
袁婷, 王世斌, 郄海霞, 王梅.
大学如何影响城市群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与演化?——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案例研究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04): 40-56. |
[10] |
常旭华, 贾月莹, 刘海睿.
高校技术转移研究:进程、热点及中外比较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02): 150-167. |
[11] |
阳镇, 刘畅, 季与点, 陈劲. 平台治理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治理创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12): 64-78. |
[12] |
龚敏, 江旭, 高山行. 如何分好“奶酪”?基于过程视角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06): 141-163. |
[13] |
龚敏 江旭 王庸. 如何提高激励有效性?基于过程视角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案例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04): 83-103. |
[14] |
乔为国. 产业创新实验室(i2 Lab):一种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模式设计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03): 123-137. |
[15] |
张浩 霍国庆 汪明月 吴忠谦. 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绩效评价——基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08): 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