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3-01-10
       下一期

    科技政策与管理
    创新管理
    区域发展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政策与管理
    组织冗余、政治联系与民营企业R&D投资
    连军1,2
    2013, 34(01): 3-11.  DOI:
    摘要 ( 577 )  
    摘要:基于企业内外部资源推动R&D投资的理论阐释,实证考察了不同市场环境下组织冗余和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1) 直接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能够促进企业R&D投资,但储备可恢复冗余会挤占R&D投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直接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对R&D投资的积极作用越弱。(2) 作为获取外部资源重要渠道的政治联系并非必然促进企业R&D投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不利于企业R&D投资;但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政治联系对R&D投资有微弱的促进作用。(3) 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政治联系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将直接可利用冗余投向R&D,但没发现其他冗余资源与政治联系存在显著的资源互补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利钓饵对中国专利制度的挑战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贺宁馨,袁晓东
    2013, 34(01): 12-19.  DOI:
    摘要 ( 518 )  
    摘要:专利钓饵已经进驻中国,对我国的专利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专利钓饵的制度成因,分析了专利钓饵的影响以及美国法院、企业的防范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专利制度中可能被专利钓饵利用的“漏洞”,并结合我国专利制度的特点,参考国外对专利钓饵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对我国企业、政府防范专利钓饵的诉讼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任务不确定性与外部流程整合对项目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中国离岸信息技术外包产业的实证分析
    王 良1,刘 益2,王亚娟1,3
    2013, 34(01): 20-30.  DOI:
    摘要 ( 503 )  
    摘要:基于163个离岸信息技术外包项目,以分层回归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中国离岸信息技术外包产业中任务不确定性与外部流程整合对项目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对项目绩效既存在单独作用,又存在共同作用。并由此期望通过对三者关系的认知,为中国接包方企业的经营实践提供更为明确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管理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模式研究
    ——以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
    付 苗1,张雷勇2,冯 锋2
    2013, 34(01): 31-38.  DOI:
    摘要 ( 534 )  
    摘要:提出了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分析了其内涵、要素、特征和结构,并在产学研共生网络视角下,以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从共生单元构成、共生关系形成、共生界面分布以及共生网络结构等方面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产学研共生网络理论在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论的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地与超本地制度网络、公司创业与集群企业升级
    戴维奇1,林 巧2
    2013, 34(01): 39-47.  DOI:
    摘要 ( 661 )  
    摘要:集群企业升级能为集群升级奠定微观基础,然而以往研究对集群企业升级途径和机制的关注相对不足。结合转型经济这一特定情境,从制度网络和公司创业的角度揭示集群企业升级的过程机制。以浙江省四个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为调研对象,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创业对集群企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而本地与超本地制度网络均有利于推进集群企业的公司创业。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技术服务创新网络开放式集成模式及演化
    ——研究综述与科学问题
    孙耀吾,贺石中
    2013, 34(01): 48-55.  DOI:
    摘要 ( 674 )  
    摘要:高技术服务创新融高技术和管理创新于一体,受到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生产性服务市场需求转换和全球价值网络重组的驱动,围绕系统的解决方案形成一个开放的、网络化的、模块嵌入式的集成创新过程。高技术服务创新网络开放式集成模式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主题。学者们从服务创新与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价值联合创造机制、高技术服务解决方案与界面标准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探索不同的研究方法。基于这一主题,系统研究高技术服务创新开放系统、解决方案和界面标准平台竞合与价值创造机理,高技术服务创新网络开放式集成模式结构、机理及演进与优化,以及实证与应用对策等科学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DI溢出效应、环境规制与双环节R&D创新
    ——基于工业分行业的经验研究
    白 嘉1,韩先锋1,宋文飞2
    2013, 34(01): 56-66.  DOI:
    摘要 ( 628 )  
    摘要:基于技术效率的视角对FDI溢出效应、环境规制与双环节R&D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FDI与中国工业R&D转换效率呈显著“U型”曲线关系,而与R&D转化效率呈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从而支持了FDI的“双刃剑论”;FDI对工业双环节R&D创新活动的溢出效应受碳排放强度、R&D强度的影响,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环境规制对双环节R&D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正效应,“波特假说”成立,预示着我国环境规制政策与工业技术创新实现了“双赢”。据此提出,应注重FDI利用的阶段化差异,有效选择与合理引导FDI进入,加强政府环境规制,如采用环境税、排放权交易、绿色消费等环境规制手段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发展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效应
    ——基于技术成就指数的研究
    许 治,邓芹凌
    2013, 34(01): 67-77.  DOI:
    摘要 ( 542 )  
    摘要:UNDP(2001)创立的技术成就指数能全面反映一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结合创新型城市的本质要求,计算了2001—2008年21个创新型城市的技术成就指数。结果表明,21个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及4项子指标都呈现出递增态势,各创新型城市在新技术扩散、旧技术扩散和人力技能等方面差距不大,并趋向收敛,而在技术创造环节则存在显著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各城市技术成就指数的差异。同时,21个创新型城市的技术成就水平差距在总体上是绝对[β]收敛,在加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控制变量后,21个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的收敛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区域信息经济的技术进步与效率测度研究
    俞立平
    2013, 34(01): 78-84.  DOI:
    摘要 ( 492 )  
    摘要:根据信息资源利用的深度,构建中国信息经济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目前处于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然后选取资本、劳动力、信息资源作为投入变量,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产出变量,采用DEA与Malmquist指数测度中国信息经济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并进一步研究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的地区差距不大,规模效率较低地区以西部地区为主,技术效率较低地区也以西部地区为主;技术进步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明显,最终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西部地区明显比东、中部地区低;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劳动力,最后是资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管理
    基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竞争力研究
    谢 言,高山行
    2013, 34(01): 85-96.  DOI:
    摘要 ( 535 )  
    摘要:基于自主创新的三个主要阶段,将企业技术竞争力细化为三个方面,即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并探讨了战略导向、技术竞争力和企业地位间的路径关系。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270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竞争力的三个方面均促进了企业地位的提升,企业家导向有助于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而市场导向有助于技术整合和技术占用。揭示了企业技术竞争力的三个维度,探讨了企业战略导向影响技术竞争力和企业地位的路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伏企业天生国际化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苏敬勤,曹慧玲
    2013, 34(01): 97-104.  DOI:
    摘要 ( 548 )  
    摘要:近年来,天生国际化企业作为一种新的企业形态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光伏企业的成长具有明显的天生国际化现象。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9家光伏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进行扎根研究,归纳出我国光伏企业天生国际化的特征,并分析影响其天生国际化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国际化经验、政策资源、国际金融环境、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是影响我国光伏企业天生国际化行为的五个关键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T外包中控制策略组合的演化研究
    ——基于对美国、日本外包项目的比较
    杜占河1,2,廖貅武1,魏泽龙1
    2013, 34(01): 105-113.  DOI:
    摘要 ( 516 )  
    摘要:通过两个典型公司的五个IT外包项目,从项目阶段和合作关系水平两个维度,探讨了IT服务外包中控制策略组合的演化过程。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在项目开始阶段,族群控制和自我控制被更多地采用,在项目开发阶段,正式控制(包括结果控制和行为控制)占据主导地位,而在项目实施阶段,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互为补充。从合作关系水平维度来看,合作关系水平较低时,正式控制起主导作用,而随着合作关系水平的提升,非正式控制(自我控制和族群控制)在对美外包项目中被更多地使用,对日外包项目中则仍以正式控制为主。从影响控制的社会条件和信息条件,解释了外包项目中控制策略组合出现不同变化的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管权力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赵 息1,张西栓1,2
    2013, 34(01): 114-122.  DOI:
    摘要 ( 544 )  
    摘要: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出高管权力结构的四个维度,并就高管权力构成对内部控制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高管组织权力、能力权力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高管所有权权力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积极作用,且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也会对高管权力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管理视角下的个体学习与行为改造研究
    陈国权1,孙 锐2
    2013, 34(01): 123-134.  DOI:
    摘要 ( 556 )  
    摘要:个体学习和行为改造是组织学习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回顾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及社会学习理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三种理论的个体学习和行为改造衍生技术,并在总结多种行为矫正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组织视角下个体学习和行为矫正的实践应用,从而构建了一个从基本学习理论,到行为矫正技术,再到实践应用的员工学习和行为改造的框架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力需要、组织承诺与角色外行为的关系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的调节效应
    樊 耘,阎 亮,马贵梅
    2013, 34(01): 135-146.  DOI:
    摘要 ( 500 )  
    摘要:研究了个体高层次需要——权力需要对个体组织承诺和角色外行为的影响与组织文化对权力需要影响组织承诺关系的调节作用。在采集样本基础上,分析结果表明:(1)个体权力需要对其角色外行为产生正向影响;(2)个体权力需要对其组织承诺——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产生正向影响、对持续承诺没有显著影响;(3)情感承诺与规范承诺在权力需要影响角色外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组织文化调节权力需要与规范承诺之间的关系,而在权力需要与情感承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
    卢纪华,陈丽莉,赵希男
    2013, 34(01): 147-153.  DOI:
    摘要 ( 645 )  
    摘要:建立了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关系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等不同人口特征变量上存在差异,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都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显著正相关,而且组织支持感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比组织承诺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更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企业情境下企业家精神驱动的创新成长导向研究
    ——以苹果公司为例
    李 宇,张雁鸣
    2013, 34(01): 154-163.  DOI:
    摘要 ( 663 )  
    摘要:大企业研发试验室对企业家精神在创新过程中的替代是使其受到新市场中突破性创新威胁的重要原因。基于动态能力同企业家精神的契合性,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驱动企业创新成长导向的独特性及其通过二元组织存在于大企业中的可能性,提出了大企业兼容企业家精神驱动创新成长模式在开拓新市场和基于网络创新的组织变革方面的两组待检命题,并对苹果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开发的案例加以证明。在得到较为理想的证明效果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大企业创新成长需要在创新决策和主动变革方面为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的重要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就动机理论视角下的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部分科技型组织的调查数据分析
    张学和,宋 伟,方世建
    2013, 34(01): 164-171.  DOI:
    摘要 ( 520 )  
    摘要: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创新对组织的创新和生存至关重要,对个体创新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成就动机理论认为,目标导向促使个体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发向取得创新绩效的方向投入时间、精力和其他创新资源。基于对263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创新个性、自我效能、学习型目标导向、改进型目标导向四个维度来分析它们对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理人创新激励的实验研究
    付雷鸣1,2,万迪昉2,张雅慧2
    2013, 34(01): 172-180.  DOI:
    摘要 ( 475 )  
    摘要:设计了一个鸡尾酒配比实验,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检验了短视契约、终止契约和长期契约对实验者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短视契约和终止契约相比,长期契约下实验者的创新水平更高,主要表现为:(1) 长期契约下,实验者在前10期更倾向于在非初始给定的地点经营;(2) 长期契约下,前10期中三种鸡尾酒原材料分量标准差的平均值显著的高于短视契约和终止契约;(3) 长期契约下,前10期酒吧收益的标准差更大,而且长期契约下酒吧的平均收益也要显著高于短视契约和终止契约。该实验说明对短期失败的容忍及对长期成功的奖励有利于激励实验者进行更多的创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