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主要国家GDP增长与诺奖人数的关联性分析
    徐 飞,梁 帅,王剑锋
    2014, 35(03): 3-8.  DOI:
    摘要 ( 239 )  
    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GDP增长曲线以及直观反映该国科技实力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数进行比较,可以系统考察相应国家GDP的增长变化与相应时期诺奖人数的联动关系。研究表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同时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社会动荡的影响,坚定坚持发展经济不动摇,尽可能排除内外干扰,才能开启我国科技进步新的历史转折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科研间接费用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张明喜
    2014, 35(03): 9-14.  DOI:
    摘要 ( 240 )  
    间接成本补偿一直是科研经费管理的焦点。从我国科研间接费用管理实践出发,总结了国际科研成本管理的重要特征,包括分类管理、公平补偿、科研机构与政府的合作关系、重视人力资本补偿等。探讨了间接费用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资约束、研发投资与资金来源
    ——基于研发投资异质性的视角
    顾 群,翟淑萍
    2014, 35(03): 15-22.  DOI:
    摘要 ( 226 )  
    基于研发投资具有异质性的角度,把研发投资分为探索式创新投资与开发式创新投资,从这两个角度研究企业的融资约束与资金来源问题。实证结果发现:(1) 企业存在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研发投资的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2) 探索式创新企业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大于开发式创新企业,探索式创新企业研发投资引起的融资约束程度高于开发式创新企业。(3) 探索式创新企业极其依赖于内源融资,而股权融资也是其必要的补充,但得不到债权资金的支持;开发式创新企业的外源融资是其主要资金来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挑战—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的作用机理
    ——科研焦虑与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
    王仙雅,林 盛,陈立芸
    2014, 35(03): 23-30.  DOI:
    摘要 ( 195 )  
    基于情绪和动机视角,引入科研焦虑和成就动机两个变量,分析了挑战性与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就总效应而言,挑战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就中介效应而言,挑战性科研压力源分别通过科研焦虑和成就动机对科研绩效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而阻碍性科研压力源通过科研焦虑和成就动机对科研绩效均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经过分析和讨论得出了相应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系统与集成
    制度、技术创新协同与网络文化产业治理
    ——基于2000—2011年的实证研究
    解学芳1,臧志彭2
    2014, 35(03): 31-41.  DOI:
    摘要 ( 199 )  
    制度与技术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既对立又统一的两大核心驱动因素。传统方法是将两者分开研究,在此引入协同思维,基于2000—2011年数据对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2年来,制度与技术交互创新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二者实现基本有效的创新协同;但从制度创新四维度与技术创新四要素间的交互因子回归分析来看,2000年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仅在7个分项上实现协同促进了产业发展,而在另外9个分项上未实现有效协同,甚至有2个分项对产业发展产生阻滞。鉴于此,建构了协同的网络文化产业治理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专利引用的企业技术竞争研究
    周 磊1, 杨 威2
    2014, 35(03): 42-48.  DOI:
    摘要 ( 224 )  
    从专利直接引用和专利共被引两方面讨论专利引用行为对行业技术竞争的影响。专利直接引用导致技术研发领域中创造性破坏效应的产生,企业在专利引用与被引的过程中改变知识存量与结构,从而影响自身技术实力的发展。专利共被引则通过第三方的专利集成引用行为揭示出潜藏的企业间竞争关系。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采集中国市场上RFID领域的技术领先组织的专利引用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组织通过专利直接引用获得的知识累计流入量对组织技术竞争力的提升(滞后1年)有正向影响;专利共被引(滞后2年)与企业间研发规模的一致性相关,但其对企业技术竞争态势的指示效度有待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价值网络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薛奕曦1,陈 翌1,孔德洋2
    2014, 35(03): 49-57.  DOI:
    摘要 ( 228 )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是推动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扩散的重要途径,而商业模式价值网络中消费者效用和经营主体盈利性决定了该模式是否可持续。运用比较法和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法(BEP),从经济性视角重点对“深圳模式”进行剖析,发现充电运营环节的购电和充电差价、充电时间、充电需求量是影响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内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中各主体的盈利能力进行考察和评价,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共生演化的机制与路径
    ——基于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的视角
    于斌斌,胡汉辉
    2014, 35(03): 58-68.  DOI:
    摘要 ( 227 )  
    以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效应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二者的共生演化模型,并以“义乌商圈”和“柯桥商圈”为例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共生演化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 在特定区域(城市)空间内,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不仅存在互惠效应,而且还存在相互排斥的挤出效应;(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制造业,但不完全受制于它,尤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主导性;(3)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演化路径由二者的互动效应决定,二者的互惠效应越强,区域(城市)的整体经济容量就越大;(4) 地方政府应致力于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并在都市圈经济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实现“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
    ——4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案例研究
    吴 航1,陈 劲2,梁 靓1
    2014, 35(03): 69-76.  DOI:
    摘要 ( 213 )  
    通过对中国4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跨案例研究,探索了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突破了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对于解释企业国际化影响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局限性,提出国际化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和学习机会,更重要的是建立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利用能力,进而提升创新绩效。研究证实了动态能力理论对于解释国际化影响创新绩效机制的理论契合性,所得到的理论模型能够充实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关系机制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协同机制及关键成功因素
    张娜娜,付清芬,王砚羽,谢 伟
    2014, 35(03): 77-85.  DOI:
    摘要 ( 220 )  
    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创新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决定了中国企业的成功需要三个子系统的协同,但目前研究多是从某个或某两个子系统进行分析。鉴于此,依据理论抽样法选取中国5家典型互联网企业,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析了5家企业的创新环境特点及创新实践,深入探讨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机制与创新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民营企业集团、控股股东支持与R&D投资
    ——融资约束情境下的调节作用与中介作用
    贺 勇1,何红渠2
    2014, 35(03): 86-98.  DOI:
    摘要 ( 207 )  
    新兴市场的企业集团为创新研究中分割的制度路径与组织路径提供了融合的基础。通过构建内部现金流和外部股权两种融资约束的测度方法,以集团属性为调节变量,控股股东支持为中介变量,研究了我国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金融危机前后的R&D投资问题。研究发现,集团成员企业的R&D投资对内部现金流敏感,而对外部股权融资不敏感;企业的集团属性不会显著改变两种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负向影响,即集团属性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但考虑控股股东支持的中介作用后,企业的集团属性使内部现金流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负向影响消失,即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显著存在;而实证结果不支持中介作用与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假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检验
    姜 南
    2014, 35(03): 99-107.  DOI:
    摘要 ( 259 )  
    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评价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多种算法联合界定了我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区分;运用DEA-Malmqusit指数法对2008—2011年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变化进行了评价,发现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平均增幅低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较之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绩效相对集中,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变化较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绩效变化相对平稳,专利密集型产业中不同类型产业的R&D绩效增长的动因不同,并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略群组视角下的企业战略定位研究
    ——战略距离、定位方向和战略改变对绩效的影响
    段  霄,金占明
    2014, 35(03): 108-116.  DOI:
    摘要 ( 182 )  
    通过三个描述战略位置的变量来研究企业在战略群组视角下战略定位对绩效的影响作用。这些变量是:企业与本群组的战略距离、企业在群组间定位的方向以及企业在本时期的战略改变。样本数据来自2008—2011年间我国煤炭采选业上市公司,对其进行战略群组划分后,定量检验了研究假设。结果表明,企业与本群组的战略距离以及企业在群组间定位的方向均负向作用于企业绩效,只有企业的战略改变对绩效有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政治关联与创业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高层管理团队特征的影响
    张 平,黄智文,高小平
    2014, 35(03): 117-125.  DOI:
    摘要 ( 191 )  
    创业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2011年底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2011年的截面数据为样本,探讨企业政治关联与创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以及高层管理团队特征对此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创业企业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和任期对两者不具有调节作用;高管平均受教育水平对企业政治关联与创新能力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发新兴大国、创新型企业与组织双元性研究
    ——基于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的实证分析
    周 密1,盛玉雪2,丁明磊3
    2014, 35(03): 126-134.  DOI:
    摘要 ( 192 )  
    与最优化企业的收益最大化导向相比,后发新兴大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范式以组织双元性的平衡效应为导向。运用异质性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我国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中组织双元性的存在性、表现形式与程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组织双元性悖论在我国创新型企业中确实存在并有明显的异质性,且以开发式创新为主,其中向开发式创新的偏离占69.82%,向探索式创新的偏离占30.18%。组织双元性悖论受两大因素影响:品牌建设具有引导企业进行开发式创新的倾向;探索式创新偏离往往直接受到企业家行为的影响。未来应建立市场引导与企业家引导相协同的企业发展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工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
    李永周, 黄  薇, 刘  旸
    2014, 35(03): 135-143.  DOI:
    摘要 ( 212 )  
    高工作嵌入度的研发人员往往被认为能够通过高创新绩效为企业带来效益,但对其科学性及作用机制仍缺乏实证依据。基于工作嵌入、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AMOS数据分析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揭示研发人员工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指出工作嵌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具有良好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其中创新能力通过工作联结和工作牺牲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化中影响高层支持的因素及机制分析
    巩见刚,丁  堃
    2014, 35(03): 144-153.  DOI:
    摘要 ( 182 )  
    高层支持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影响信息化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国内外对于高层支持与信息化成功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然而很少有研究注意到为什么信息化过程中不同企业的高层领导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支持力度。基于此,从信息技术、组织以及环境三个方面出发,考察高层对信息化的支持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技术有用性、复杂性、组织准备度、组织信息密度与高层支持正相关;而环境竞争性作为调节变量会调节组织信息密度与因变量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力资本提升组织绩效了吗?
    ——基于Meta分析的检验
    秦 辉,王瑜炜
    2014, 35(03): 154-163.  DOI:
    摘要 ( 173 )  
    智力资本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组织绩效?不同的情境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存在怎样的差异?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创新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采用元分析方法,对相关实证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和数据筛选基础上获得的55个效应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组织规模大小对两者的正向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小规模组织较大规模组织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经济周期会调节智力资本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2008年后的经济下行期较2008年前的经济景气期调节效应更为显著;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二元结构与多元结构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二元结构下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更为显著。同时,研究发现,行业差异对组织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技术创业企业人力资本特征对R&D投资与融资结构的影响
    钟田丽,胡彦斌
    2014, 35(03): 164-174.  DOI:
    摘要 ( 191 )  
    以高技术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市创业板公司样本数据,在实证检验创业企业R&D投资与融资结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特征对R&D投资与融资结构相互关系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完善我国创业企业治理、加强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范R&D投资行为和优化融资结构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人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东部11省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证分析
    袁家健
    2014, 35(03): 175-180.  DOI:
    摘要 ( 184 )  
    基于半参数估计方法,研究了我国东部11个省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总体表现为“倒U型”的关系。这意味着,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世纪,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主力军,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逐渐降低,甚至转变为反向作用。面对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世情国情,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亟需调整人才政策,特别是要依靠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和优化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大力挖掘“人才红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