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卓越学术合作中不同身份合作效果与能力研究
    缪亚军1,钟 琪2,孙见山3
    2014, 35(02): 3-10.  DOI:
    摘要 ( 269 )  
    以首批“985工程”高校卓越学术论文中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论文为样本,从通讯作者身份、第一作者身份维度对国际国内两种合作模式下首批“985工程”各校及首批“985工程”高校整体合作效果与合作能力进行了探索,发现:(1) 清华大学是唯一一所合作效果各指标均大于1的高校;(2) 首批“985工程”高校在国内合作过程中以通讯作者身份参与合作与以第一作者身份参与合作的能力相当;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以通讯作者身份参与合作的能力高于第一作者身份,但均低于国内合作;(3) 首批“985工程”高校应通过加强第一作者身份能力建设获得承担与通讯作者身份职责相关的基本能力与经验。最后,探讨了首批“985工程”高校通过不同合作身份进行合作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高校科研水平的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开放式知识产权战略框架研究
    唐国华1,赵锡斌2,孟 丁3
    2014, 35(02): 11-20.  DOI:
    摘要 ( 253 )  
    随着技术复杂性的提高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传统的以产权控制为基础的知识产权战略在许多高科技行业已难以维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基于开放式创新理念,研究了企业开放式知识产权战略的框架,分析了知识产权战略的维度,比较了开放式知识产权战略与传统知识产权战略的异同,总结了开放式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并从知识的获取、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知识产权的运用三个维度, 介绍了开放式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阿儒涵,李晓轩
    2014, 35(02): 21-27.  DOI:
    摘要 ( 263 )  
    项目资助是目前各国广泛采用的资助形式。近年来,我国科研项目资助的单项额度和总量均快速增长,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基于我国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三个突出问题:(1) 科研人员多头申请项目;(2) 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概念不清晰、缺乏科学核算方法;(3) 科研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工资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基于数据调研、访谈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问题成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方 勇,郑银霞
    2014, 35(02): 28-38.  DOI:
    摘要 ( 257 )  
    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方向,科研质量管理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要求对其领域有更系统的分析与理解,这使得传统的质量管理与科研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分析了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领域的适用性,提出了应用的原则与方法;从理论层面对科研质量管理的内涵、概念、质量模型进行了探究和重新界定,提出了科研质量管理理论模型;进一步从应用层面上,依据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从企业、高校以及政府的角度分析了科研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最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国大学科研评价改革:从RAE到REF
    刘 莉
    2014, 35(02): 39-45.  DOI:
    摘要 ( 291 )  
    英国大学科研评价在RAE框架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六次评价实践的探索,在英国大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2008年第六次评价活动结束后,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决定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研究卓越框架(REF)。REF在继承了RAE精髓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建立了新的评价框架,但也不是完美的,REF表明英国大学科研评价在继承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hα指数的不同学科领域科研水平评价研究
    蒋旭纯,吴  强
    2014, 35(02): 46-55.  DOI:
    摘要 ( 240 )  
    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科研活动的特殊性,不能直接用h指数来评价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水平。提出了一种新的h指数标准化方法,通过给不同学科领域的hα指数中的α赋值,以使不同学科领域反映科研水平的指数值可以进行直接比较。并通过比较学者的h指数和hα指数排序来验证α取值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论与方法
    自主技术体系内涵特征及建设路径研究
    王桂侠,万劲波
    2014, 35(02): 56-62.  DOI:
    摘要 ( 228 )  
    首先梳理了自主技术体系的内涵特征,基于自主技术体系建设问题和成因分析,探究了知识体系与技术体系融合的国家自主技术体系建设路径,以及创新战略和技术能力结合的企业自主技术体系建设路径,最后从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自由主义创新走向共和主义创新
    ——基于科学演变视角的创新理论研究
    白惠仁
    2014, 35(02): 63-70.  DOI:
    摘要 ( 266 )  
    创新是科学与利益相联系的最好表达方式。自熊彼特以来,无论是技术创新理论还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可以说都是一种自由主义创新,是通过实现科学研究促进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公共利益。如今科学国家化与科学产业化相融合的趋势,决定了创新实践需结合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结合了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共和主义创新,是符合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的创新理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绩效的表现形式、测度及评价研究
    罗洪云1,2,张庆普1,林向义2
    2014, 35(02): 71-79.  DOI:
    摘要 ( 245 )  
    知识管理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效果是学者和实业家们关注的问题。从知识、行为和技术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绩效的表现形式,构建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知识管理绩效表现形式的测度指标;利用模糊一致偏好关系确定测度指标的权重;提出了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绩效的云评价模型。以实例说明了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流程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利用模糊一致偏好关系确定权重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两两比较的次数并能保证一致性;云评价模型较好地实现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既能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也能分析各指标对整体绩效的作用程度和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领导力理论演进与展望
    简文祥1,王 革2
    2014, 35(02): 80-85.  DOI:
    摘要 ( 284 )  
    运用系统方法和比较方法将西方领导力理论分为精神—心理特质的领导力理论、领导力行为理论、领导力关键因素理论和领导力综合论,评述了各派理论的贡献和不足,并指出了未来领导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系统与集成
    联合治理视角下的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
    程 郁,郭 雯
    2014, 35(02): 86-95.  DOI:
    摘要 ( 220 )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创新经济引发了政府公共管理从自上而下的官僚行政管理向多元参与、多层次协作的联合治理转变。在以创新为核心目标的国家或区域战略下,联合治理成为创新系统治理与创新政策管理的核心内容。以我国的国家高新区为案例,解析高新区基于联合治理的各项管理体制创新,具体考察高新区与国家各部门、与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行政区、与各个分园及与各微观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合治理模式,并针对高新区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未来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心企业领导风格与网络创新氛围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
    王 方1,党兴华 1,李 玲2
    2014, 35(02): 96-103.  DOI:
    摘要 ( 231 )  
    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为被试对象,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探讨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对网络成员创新氛围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情境型领导风格对网络成员的创新支持感知和参与安全感知均有较高的正向影响,但对成员的愿景目标感知无显著影响;核心企业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网络成员的创新支持感知有较高的影响,对成员的愿景目标感知有中度影响,但对网络成员的参与安全感知无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环境下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服务创新:一个理论模型
    刘 飞,简兆权
    2014, 35(02): 104-113.  DOI:
    摘要 ( 265 )  
    在整合网络经济、服务主导逻辑、服务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服务创新给予了一个崭新的诠释,提出了一个服务创新六维优化模型,并通过中国移动应用商场的例子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在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全球网络环境下,服务创新就是服务创新企业及其服务生态系统为顾客所提供的、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新服务体验或新服务解决方案;基于创新程度的不同,它可能涵盖了新服务概念、新顾客交互作用、新价值网络系统、新收益分配模型、组织层面的新服务交付系统和技术层面的新服务交付系统六个维度中的一维、多维或全部维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理想解的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动态评价研究
    李美娟
    2014, 35(02): 114-123.  DOI:
    摘要 ( 225 )  
    从相对量(平均)角度研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区域自主创新效率。为了把握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总体情况及发展变化趋势,需要进行动态评价。将二维数据加入时序数据扩展为三维数据,提出基于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利用基于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各地区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排名变化较大,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比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强并且稳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支持对高校知识创新影响的实证探析
    原长弘,王瑞琪,李 阳,孙会娟
    2014, 35(02): 124-133.  DOI:
    摘要 ( 263 )  
    基于市场失灵理论,运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利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高校知识创新产出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支持与高校知识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资金支持与高校论文产出、专利授权产出均存在倒U型关系;地方政府间接资金支持与高校论文产出、专利授权产出均存在倒U型关系;政府的直接资金与间接资金支持对高校论文产出具有交互作用,但对专利授权产出没有交互作用。并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徐久香,李  华,王春元
    2014, 35(02): 134-142.  DOI:
    摘要 ( 273 )  
    破坏性创新作为一种新的战略性竞争工具,对企业突破成长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奇瑞公司为例,使用扎根理论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对奇瑞公司的成长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情境化方式构建出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成长模式框架。研究发现,奇瑞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嵌入了破坏性创新战略,通过技术破坏、产品破坏、市场破坏和服务破坏等方式完成了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并实现了快速成长。归纳总结了奇瑞公司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成长模式和成功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II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创新能力国际比较及启示
    桂黄宝1,2
    2014, 35(02): 143-153.  DOI:
    摘要 ( 253 )  
    创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而创新能力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首先,对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进行了梳理,重点比较和分析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其次,探索了全球创新指数和其他创新指数的联系和区别;第三,提醒我国要警惕创新效率“伪第一”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框架、加强创新协作、重视企业创新及注重创新的生态可持续性等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
    岳中刚
    2014, 35(02): 154-161.  DOI:
    摘要 ( 258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发展中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机会窗口。新兴技术链是产业发展的“能力”或“内核”,新兴产业链是把这种能力引入新市场并实现价值的媒介,二者的协同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理论探索和物联网产业的实践表明:要以专利和标准战略构建自主技术链,避免产业发展陷入“技术空心化”;以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自主产业链,避免技术创新进入“尘封的殿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智力资本、创新类型及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张慧颖,吕 爽
    2014, 35(02): 162-168.  DOI:
    摘要 ( 240 )  
    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探讨智力资本、创新方式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 智力资本四个维度中,只有外部社会资本对突破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外部网络往往能给企业带来全新的商业机会;(2) 在渐进式创新的诸多作用中,只有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而结构资本、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均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外部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3) 相比较两种类型的创新,渐进式创新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人员个体特征对其诚信行为的影响
    单红梅1,2,熊新正1,胡恩华1,修立军1
    2014, 35(02): 169-179.  DOI:
    摘要 ( 253 )  
    通过构建行为选择模型,应用多主体仿真方法模拟科研人员个体特征对其行为选择影响的动态过程。结果显示: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创造性和探索性精神、独立性和自主性对其行为选择的影响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好奇心程度越高,主体选择诚信行为的概率就越大,但当主体诚信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了;提高创造性、探索性精神和独立性、自主性的程度值,科研人员选择诚信行为的数量并非总是提升,当程度值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选择诚信行为的主体比例会降低;好奇心有真假之分,有真好奇心的科研人员在项目申请和执行阶段不容易做出不端行为,但在项目结束时出现不端行为的概率会增加;有假好奇心的科研人员在项目申请阶段就可能会出现不端行为,在项目执行和结束阶段出现不端行为的概率会增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丛书出版

    书评

    2014, 35(02): 180-180.  DOI:
    摘要 ( 238 )  

    由国务院参事刘燕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裁童健担任编委会主任的《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丛书近日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编委汇集了于建国、牛文元、王春法、方新、齐建国、金涌、钱易、薛澜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丛书紧密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要求,直面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加快经济转型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部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指导性、实践性、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丛书第一期出版的为我国著名学者、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博士生导师冯之浚教授的三部著作:《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与发展路径》和《决策研究与软科学》。
    《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围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主题,分为六个篇章: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评价、生态园规划、循环经济立法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势必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范式转型。循环经济正是促进我国经济从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生产方式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书介绍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阐释了循环经济的理论、评价体系和立法规划,以生态园规划为实例展现了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在“绿色发展”一章中,作者还介绍了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近况,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低碳经济。
    《战略研究与发展路径》,战略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是软科学首要的组成部分。战略研究被用于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各领域,被赋予重要意义,领导者和决策者都应当具有一定的战略研究认知。该书分为三大部分:理论篇,主要探讨战略研究的起因、发展以及理论方法;部门篇,主要是关于科技、教育、文化、企业等部门的战略研究文章;区域篇,主要是参与一些地方战略研讨,或为一些区域“出主意、想办法”相关的文章。
    《决策研究与软科学》,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推进科技发展、经济转型、社会进步,协调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关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软科学是在改革开放后诞生并发展起来的,至今仍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该书分为六个部分:软科学,介绍了软科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基本概况;软科学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软科学建立所依据的前人理论;软科学与现代咨询,介绍了软科学在咨询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软科学与战略,介绍了战略研究、预测分析、政策制定等过程中软科学所起的作用;软科学与科学管理,介绍了现代科学管理如何应用软科学;软科学与知识经济,介绍了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发挥软科学的作用。
    2014年1月11日,浙江出版集团和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在北京中国科协会议厅隆重举行了《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丛书出版座谈会。丛书主创者、著名专家冯之浚教授,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徐锭明,中科院、发改委环资司、工信部、住建部、科技部、环保部等国务院部委领导,社科院、中央党校、民盟中央等单位的学者,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大学的教授参与座谈,座谈会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汪忠主持。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有了很大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日趋突显,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不要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经济发展范式必须转型,从以往的GDP决定论转向更富有内涵、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上来。学者们普遍感到,围绕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出版一套高质量、高水平的丛书十分必要。学者们还就下一步出版选题提出了极具建设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