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学学研究
    h 指数研究领域的知识扩散与影响力评价
    高霞
    2013, 34(08): 3-9.  DOI:
    摘要 ( 393 )  
    摘要:从网络的视角出发,以目前国际上科学计量学研究h 指数文献形成的大规模引文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以厘清该领域中知识扩散的主要脉络,并将结构声望指标引入到该引文网络中来,以识别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文献,验证其在评价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或价值方面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战略与政策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一种新的视角
    吴建宁1,王选华2
    2013, 34(08): 10-17.  DOI:
    摘要 ( 415 )  
    摘要:从索洛剩余模型出发,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对商品价值进行分解,其目的在于推导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然后使用中国1978—2011 年期间投入—产出要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三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表明20 世纪90 年代以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波动较大,物质资本的贡献率较为稳定。因此,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决策层应当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1995—2007 年R&D经费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来源结构—执行主体的视角
    刘凤朝,姜滨滨
    2013, 34(08): 18-24.  DOI:
    摘要 ( 421 )  
    摘要:建立“来源结构—执行主体”的分析框架,以美国为样本,运用并联结构决策单元的DEA效率评价方法测算、比较不同R&D经费执行主体的产出效率,并检验了其与经费来源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执行主体的产出效率差异显著:高等学校较高,企业次之,研究机构较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R&D效率与其经费来源结构高度相关,而R&D经费总量和高等学校的R&D效率不受经费来源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论与方法
    如何突破认知凝滞?管理认知变革的理论综述
    尚航标1,李卫宁2,蓝海林2
    2013, 34(08): 25-33.  DOI:
    摘要 ( 363 )  
    摘要:根植观和过程观是研究管理认知变革的两种不同理论逻辑。在鉴别管理认知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对根植观和过程观等两种理论逻辑进行比较,总结这两类理论逻辑的基本假设和基本研究范式。基于对现有管理认知研究文献的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研究
    王道平,杨 岑,宁 静
    2013, 34(08): 34-42.  DOI:
    摘要 ( 374 )  
    摘要:首先分析了影响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的主要因素,即转移媒介、转移情境、知识特性和人力资本等。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的因果关系,并给出因果关系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和模型有效性及灵敏性检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知识转移双方的行为演化过程,为知识服务网络演化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系统与集成
    中国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结构和测量
    杨百寅1,连 欣1,马月婷2
    2013, 34(08): 43-55.  DOI:
    摘要 ( 381 )  
    摘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维度及测量进行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收集了555条描述,归类分析表明,中国情境下企业的组织创新氛围包括8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开放式问卷。283份有效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组织创新氛围是一个8因素的结构,包括:理念倡导、市场引导、评价激励、学习培训、沟通合作、典型示范、资源保障和授权支持。8因素又从属于更高阶的潜变量:价值导向、制度激励和人际互动。来自24家企业493份有效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组织创新氛围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于明洁,郭 鹏,张 果
    2013, 34(08): 56-63.  DOI:
    摘要 ( 370 )  
    摘要:区域创新效率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直接影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高低。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网络规模、网络开放、网络结构洞和网络链接四个方面研究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规模、网络开放性、网络结构洞、网络链接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竞合视角的企业间合作、冲突与联盟成功
    李林蔚1,2,郑志清1
    2013, 34(08): 64-72.  DOI:
    摘要 ( 354 )  
    摘要:作为一种有效的价值获取方式,战略联盟的成功与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竞合视角出发,探讨了联盟中经常同时存在的合作与冲突(包括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对联盟成功的直接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研究样本包含205家联盟企业,每家企业选择2个关键信息提供者,共获得410份样本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表明,企业间合作与建设性冲突均能促进联盟成功,而破坏性冲突则会阻碍联盟成功。在交互作用下,合作与建设性冲突的同时存在有助于联盟成功;而合作与破坏性冲突的同时存在对联盟成功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孵化网络与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耦合研究
    王国红,贾 楠,邢 蕊
    2013, 34(08): 73-82.  DOI:
    摘要 ( 367 )  
    摘要: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外的竞争可能会导致集群的整体迁移和空洞现象,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孵化网络是应对集群风险的有效途径。界定了创新孵化网络与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内涵,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确定了二者的耦合域,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二者之间耦合作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并以大连双D港创业孵化中心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Mar效应和Jac效应的实证研究
    刘满凤1,吴卓贤2
    2013, 34(08): 83-92.  DOI:
    摘要 ( 366 )  
    摘要:以我国5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Mar效应和Jac效应。结果表明,沿海发达地区的Mar效应小Jac效应大;而西部落后地区则正好相反,Mar效应大Jac效应小。通过构建知识溢出半径模型,并以此构造空间权重矩阵,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Mar溢出、Jac溢出能够很好地表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之间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当知识溢出效应用Mar溢出、Jac溢出提取后,描述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变量之间不再具有空间相关性;由此,最后通过构建空间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Mar溢出、Jac溢出对集群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信任与文化价值观对于国家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
    ——基于65个样本国家的实证研究
    李晓梅
    2013, 34(08): 93-101.  DOI:
    摘要 ( 383 )  
    摘要: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作为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新兴资本形式,不断地影响着社会的各项活动,同时也对社会的创新绩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全球65个样本国家的数据分析,提出了国家的经济水平对社会信任(社会资本的重要维度)与国家创新绩效之间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验证学者关于文化价值观(文化资本的重要维度)与国家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指出社会信任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着文化价值观与国家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企业家类型、控制机制与创新方式选择研究
    刘新民1,王 垒2 ,李 垣3
    2013, 34(08): 102-110.  DOI:
    摘要 ( 385 )  
    摘要:基于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以控制机制为中介变量,实证探讨了不同类型企业家对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偏好财富型企业家与突破创新选择负相关,偏好事业型企业家与突破创新选择正相关;偏好财富型企业家倾向于选择财务控制而不是战略控制,偏好事业型企业家倾向于选择战略控制而不是财务控制;财务控制与渐进创新正相关且与突破创新负相关,战略控制与突破创新正相关且与渐进创新负相关,财务控制和战略控制部分中介企业家类型与突破创新的作用效应,完全中介企业家类型与渐进创新的作用效应。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对结论进行了分析,对未通过验证的假设给出了说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制度理论与社会网络视角
    李继学,高照军
    2013, 34(08): 111-119.  DOI:
    摘要 ( 403 )  
    摘要:信息技术投资能否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一直是信息系统研究者和实践者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选取2009年中国上市企业500强作为样本,研究了制度、社会网络对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软件投资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制度能够正向调节信息技术硬件投资和信息技术总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沿海地区的企业,社会网络能够进一步调节制度对信息技术硬件投资和信息技术总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扩展了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创业导向、探索性学习和低碳突破性创新关系研究
    李先江
    2013, 34(08): 120-128.  DOI:
    摘要 ( 385 )  
    摘要:将探索性学习作为绿色创业导向和低碳突破性创新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将低碳突破性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和以市场为基础的两类低碳突破性创新,构建了理论模型,并以中东部6省市208家大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创业导向对以技术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以市场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探索性学习对以技术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以市场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探索性学习在绿色创业导向和以技术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的区域性因素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孙玉涛,李苗苗
    2013, 34(08): 129-137.  DOI:
    摘要 ( 385 )  
    摘要:以我国68个城市21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了FDI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教政策强度和地理位置等主要区域性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理位置优势越明显越有利于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而区域FDI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科学教育事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前沿
    汤临佳,池仁勇,骆秀娟
    2013, 34(08): 138-147.  DOI:
    摘要 ( 359 )  
    摘要: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在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服务创新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资源局限性对其创新活动是不利的,所以由政府出台相关创新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梳理台湾、荷兰、英国、比利时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扶持政策后,总结了目前的政策演化态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政策在培育外部良好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必须找准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对象,制定更加务实有效的创新政策。以国外创新券政策为例,深入分析了此类需求导向型创新政策的运作方式及其政策绩效,对我国制定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集权度与项目管理成熟度匹配关系研究
    朱方伟,孙秀霞,杨筱恬
    2013, 34(08): 148-158.  DOI:
    摘要 ( 378 )  
    摘要:从回顾组织集权度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入手,基于企业项目管理视角,提出企业集权度与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匹配模式将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通过对中油化建案例的纵向跟踪研究,分析企业不同项目管理成熟度水平下的集权度和绩效表现,探索构建集权度与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最优绩效匹配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企业项目管理优化匹配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背景下决策参与和员工创新的关系研究
    刘松博1,戴玲玲1,李婉蓉2
    2013, 34(08): 159-165.  DOI:
    摘要 ( 372 )  
    摘要:为探索民主参与决策对员工创新的影响机制,结合非同源问卷在两家创新型企业中的50个R&D团队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员工所感知到的参与式决策水平对自身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权力距离则与员工创新呈负相关关系;权力距离在团队的参与式决策水平与员工创新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最后,结合中国本土化管理情境,为领导者通过日常管理决策促进团队成员创新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知识超网络的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方法
    孙 薇1,2,马钦海2,于 洋3
    2013, 34(08): 166-171.  DOI:
    摘要 ( 369 )  
    摘要:针对目前科技创新团队组建过程中度量知识相似度主观性大的缺点,提出利用超网络从微观知识角度定量计算,合理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的方法。首先,建立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超网络,将团队需要的知识和候选人员的知识用知识元向量表示;然后利用知识主体的相似度算法计算团队需要的知识和候选人员,以及候选人员间的知识相似度;以计算的相似度值作为输入条件,建立了科技创新团队组建中的人员选择多目标模型。模型不但考虑满足团队需要知识的需求,还考虑满足被选人员间知识交流效果要好的需求,并分析了模型的Pareto前沿特征、适应性及复杂度等理论问题。最后结合一个实例,讨论了如何依据该组建方法挑选科技创新团队的合适人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任的双刃剑:对变革型领导与知识分享关系的中介作用
    王雪莉,林洋帆,杨百寅,马 琳
    2013, 34(08): 172-180.  DOI:
    摘要 ( 450 )  
    摘要:知识经济下,知识分享已经成为组织建立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已有研究关注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于组织知识分享的影响,但其途径和作用机制,特别是信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却鲜有实证研究。研究了变革型领导与组织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与组织知识分享是正相关关系,其中,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在两者间起着相反的中介作用,情感信任促进知识分享,而认知信任则阻碍知识分享。研究结果提示,管理者除了应对自身领导行为进行有效调适和鼓励知识分享的制度建设外,在团队人员配置和团队建设方面也要更关注情感信任对于知识分享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