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OFDI反向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对东盟的实证研究

    李 燕,李应博
    2013, 34(07): 3-11.  DOI:
    摘要 ( 467 )  
    采用2003—2010年我国对东盟9个国家①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面板数据,利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GLS方法,分析来自东盟的OFDI反向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 从短期、长期来看,OFDI反向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影响大小尚不如FDI;(2) 来自东盟的FDI能促进我国对东盟国家的OFDI,但是OFDI不能显著促进FDI的增加;(3) 长期来看,OFDI与FDI对我国经济作用之间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经济危机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4) 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经济影响更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SFDI利用对企业技术效率影响研究
    何 枫
    2013, 34(07): 12-18.  DOI:
    摘要 ( 456 )  
    摘要:基于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技术效率优化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外资(SFDI)利用的经济效应。此外,依据企业规模把整个样本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四个子样本,分别考察SFDI利用等因素对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具体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尽管SFDI利用整体上对企业技术效率有不利影响,但对中小型服务业企业来说, SFDI利用却显著有利于技术效率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技术奖励海荐制与申报制的比较研究
    奉 公,刘佳男,余奇才
    2013, 34(07): 19-27.  DOI:
    摘要 ( 371 )  
    摘要:提出了海荐制概念以概括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一类科技奖励体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两种有代表性的科技奖励体制——海荐制和申报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与申报制相比较,海荐制中不存在一个如申报制中必然具有的申报者群体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候选人和获奖主体产生过程中欲获奖者开展运作的空间很小,推荐人能够独立表达自己的真实判断,评选结果能够反映科学技术共同体的认同,对奖励对象的瞄准率高,有利于激励创新、遏制竞相报奖的浮躁风气。因此,综合来看,海荐制优于申报制。由此提出了将我国国家级公共科技奖励由申报制逐步转变为海荐制、建立海荐制与申报制并存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论与方法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进化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张建华
    2013, 34(07): 28-37.  DOI:
    摘要 ( 395 )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价值创造与组织间竞争的核心资源。对该资源的有效运作与管理,不仅要关注其数量,更应重视其质量。知识进化的效率和有效性是决定组织知识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组织知识进化绩效实施有效测度是建立知识进化子系统自组织机制、确保其性能得以稳步提高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研究设计了知识进化绩效测度指标体系,详细讨论了指标评分策略、权重配置方案,并基于熵和粗糙集理论阐释了权重定量计算方法,继而分析并提出了知识进化绩效的整合计算方案,最后通过案例对前述原理与方法进行了验证与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定制化与知识转移绩效——个体能力的调节作用
    祁红梅1,王惠东2
    2013, 34(07): 38-44.  DOI:
    摘要 ( 385 )  
    摘要:在文献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从知识定制化这一全新视角定义知识品质,从而拓展了当前知识管理研究中对于知识这一客体的普适性研究范围。首先,对知识定制化这一概念进行了内涵界定、维度分析并发展了知识定制化量表;其次,针对知识难以完全定制化这一先天不足,分析了组织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对定制化知识与获得绩效和创造绩效关系所发挥的调节作用,发现了个体能力对这一不足的调节和弥补作用;最后运用调研问卷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的效能和互补性对知识扩散的影响
    ——基于协调博弈的视角

    王保林,詹湘东
    2013, 34(07): 45-51.  DOI:
    摘要 ( 573 )  
    摘要: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构建协调博弈模型,以知识效能和互补性为要素分析知识扩散的阈值,通过模型中的阈值函数剖析不同情态下知识效能和互补性对知识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接受者知识基础较弱时,知识互补性可以增强知识扩散;知识基础较强时,知识效能对知识扩散的强化作用更为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弱管理控制与中国企业的跨国知识转移
    李自杰1,李 毅2,肖雯娟1,吴剑峰1
    2013, 34(07): 52-62.  DOI:
    摘要 ( 391 )  
    摘要: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探讨跨国并购中的管理控制策略与中国企业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三家中国企业的案例比较研究发现,对目标公司的弱控制会促进中国企业知识转移的进程,提出了管理控制与跨国知识转移的理论模型,并认为管理控制策略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员工的合作意愿和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心动”到“行动”:基于多模型对比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金 辉1,杨 忠2
    2013, 34(07): 63-73.  DOI:
    摘要 ( 398 )  
    摘要:以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对TRA、TPB和RTPB的多模型对比研究,揭示知识共享意愿(心动)与知识共享行为(行动)间的内在机理。得出结论:TRA模型中,个体知识共享态度和主观规范可以有效预测知识共享意愿,但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共享行为的预测力较低;TPB模型中,感知的行为控制可分别预测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和行为,且该模型的解释力度明显高于TRA模型;RTPB模型较TPB模型的解释力度略有提升,且更为细致地描述了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分别对个体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的作用路径;TRA、TPB、RTPB模型均发现,个体从知识共享意愿到知识共享行为的差距确实存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系统与集成
    承接方知识获取机制对ITO项目绩效的影响
    张千军1,刘 益2
    2013, 34(07): 74-82.  DOI:
    摘要 ( 395 )  
    摘要:基于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情境,分析了承接方知识获取机制(外部知识共享和内部知识整合)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探讨了任务不确定性(任务波动性和任务复杂性)对知识获取机制—项目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探明了不同任务不确定性情境下外部知识共享和内部知识整合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差异。运用西安、苏州、大连三地163个离岸ITO项目的问卷调研数据验证并支持了相关假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系嵌入性、机会主义行为与合作创新意愿
    ——对广东省中小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

    刘群慧1,李 丽2
    2013, 34(07): 83-94.  DOI:
    摘要 ( 415 )  
    摘要:基于网络嵌入理论和合作创新理论,构建企业的关系嵌入性、机会主义行为、合作风险感知与合作创新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广东省197家中小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研究结论显示:关系嵌入性对机会主义行为、合作风险感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合作风险感知对合作创新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在关系嵌入性与合作创新意愿的关系、机会主义行为与合作创新意愿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此外,还以产业类型为控制变量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非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关系嵌入性对机会主义行为、合作风险感知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联盟契约对知识整合的影响研究
    ——基于公平感知的分析

    高展军1,王龙伟2
    2013, 34(07): 95-103.  DOI:
    摘要 ( 471 )  
    摘要:基于契约治理、联盟公平及制度理论,提出了联盟显性契约与规范契约影响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的权变观点,并考察联盟公平对知识整合的影响。研究认为,显性契约与分配公平正相关,与程序公平负相关;规范契约与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均正相关。制度环境对这些关系会产生调节效应:法规实施无效率负向调节显性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但正向调节规范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政府支持正向调节显性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但负向调节规范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对知识整合会产生更强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的虹吸效应研究
    刘和东1,2
    2013, 34(07): 104-112.  DOI:
    摘要 ( 487 )  
    摘要:收集了2000—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的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协整计量模型,考察了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的虹吸效应。研究表明:国内市场规模通过虹吸效应驱动人才流动并形成人才集聚,人才集聚通过迂回效应不断放大群落内需求关联、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驱动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要素集聚与国内市场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和双向因果关系;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通过虹吸效应引致创新人才集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促进创新人才集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研究评述
    伍春来1,赵剑波2,王以华1
    2013, 34(07): 113-121.  DOI:
    摘要 ( 500 )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基于市场轨道的创新路径研究
    ——以苹果公司为例
    熊鸿儒1,吴贵生2,王 毅2
    2013, 34(07): 122-130.  DOI:
    摘要 ( 450 )  
    摘要:技术轨道理论为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提供了重要启示,但实践中存在的“创新路径多样性”对其提出了挑战。构建了“市场轨道”概念模型,并通过美国苹果公司的创新案例研究论证和剖析了市场轨道的存在及其所对应的创新路径。基于市场需求的动态演化特性,以满足新需求、打开新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路径是新“市场轨道”创立的结果。“市场轨道”概念模型拓展了技术轨道理论,总结了基于需求导向和利用市场机会进行创新的演化规律,可以丰富企业的创新路径选择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可“选择”的吗?
    王程韡
    2013, 34(07): 131-140.  DOI:
    摘要 ( 397 )  
    摘要:针对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过度趋同”的现象,通过回顾其理论产生的两个来源——发展主义和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制度和技术的决定论思想只会默许趋同的发生。而选择之所以会成功,依赖于制度和技术所提供的愿景、系统各要素间互动所形成的内聚力,以及人工物和物质材料等所构成的约束等必要条件的达成。我国在满足可选择性条件方面虽有诸多先天劣势,但沿袭政策试验的良好传统让行政指导重新模糊化,从而释放出地方政府等行动者创新的潜能并恢复必要的解释的灵活性,不失为一个突破的起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战略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基于转型经济情境的研究

    杨 静1,施建军2,李 曼3,刘 健4
    2013, 34(07): 141-149.  DOI:
    摘要 ( 396 )  
    摘要:针对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究竟是不利于生产率,还是有利于提升竞争力的争论焦点,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绿色战略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以及在我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可占有性理论对绿色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初期,绿色战略的实施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不同所有制企业由于其资源获取性以及经营合法性的差异,绿色战略实施的结果也不相同;国有企业虽然占有较多的资源,却并没有将“绿色”转化为新的利润来源;企业规模对绿色战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决策与运营模式研究
    刘广平1,陈立文1,戚安邦2
    2013, 34(07): 150-155.  DOI:
    摘要 ( 404 )  
    摘要:从不引入创业投资机构和引入创业投资机构两视角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决策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科技企业孵化器选择投资决策时需满足的条件。分析了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业企业两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并给出了两者在不引入创业投资机构和引入创业投资机构两种条件下的纳什均衡解。最后对孵化运营模式进行了决策分析,分别从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业企业视角识别出了最优运营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研发人员创新的权变影响
    曲如杰1,王 桢2,焦 琳1,时 勘1
    2013, 34(07): 156-165.  DOI:
    摘要 ( 468 )  
    摘要:选取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人员及其直接领导为研究对象,共调查了206对上下级配对数据,分布在68个团队。多层线性分析(HLM)的结果显示:第一,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研发人员创新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第二,研发人员的组织自尊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创新行为、以及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研发人员综合绩效之间的关系。第三,研发人员创新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组织自尊的交互项与综合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综合绩效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合作绩效影响差异的集成管理团队关键指标分析
    张连营,张 振
    2013, 34(07): 166-172.  DOI:
    摘要 ( 408 )  
    摘要:项目团队的集成化水平直接影响其合作绩效,针对管理实践中团队集成化指标数量众多且重要性难以辨别的问题,在项目团队集成化指标对团队合作绩效的影响程度差异视角下,研究了项目管理团队集成化关键构成指标。将领导者能力纳入团队集成化指标集,从团队效率和效益两个维度构建集成化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获取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数据,运用基于模糊语言偏好关系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分析各合作绩效指标的评价贡献度,进而根据集成化指标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程度经支持向量回归筛选最优集成化指标集,最终得到关键集成化指标重要性显著性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集体至上、信息共享、集体受益、领导者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团队集成化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与下属的调节焦点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
    吴志明1,武 欣2,武艳茹1,李 蕊2
    2013, 34(07): 173-180.  DOI:
    摘要 ( 384 )  
    摘要:调节焦点理论认为个体具有两种不同的调节焦点:促进性调节焦点和防御性调节焦点。探讨领导与下属的调节焦点对下属的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的影响作用,采用领导与下属配对样本进行调研,样本包括249对领导和下属。研究结果表明:(1) 下属的促进性调节焦点对其情境绩效中的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下属的防御性调节焦点对其任务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2) 领导者的促进性调节焦点对下属情境绩效中的人际促进维度具有显著影响作用,领导者的防御性调节焦点对下属任务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3)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在促进性调节焦点上的匹配通过领导—下属交换的中介作用影响下属的情境绩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