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学理论与方法
    冯之浚先生学术思想的发展与贡献——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
    胡志刚 林歌歌 刘则渊
    2017, 38(05): 3-13. 
    摘要 ( 484 )   PDF(2841KB) ( 245 )  
    2017 年2 月20 日,中国科学学的主要奠基人冯之浚先生因病在京逝世,身后留下了煌煌70 余部著作和500 多篇论文。这些成果体现了冯先生40 年来的学术追求和学术造诣。根据冯先生的工作履历及其学术活动,将其学术生涯划分为四个阶段,运用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主题进行提炼,对冯先生的合作情况、被引情况和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文献计量研究展现了冯先生学术生涯各阶段学术思想的演进历程,主题词的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揭示出冯先生涉猎的学术领域及其内在关联关系,显现出他的学术思想扎根于科学学的核心理论,并从科学的广泛社会功能出发,不断发散延伸到区域经济、知识经济、国家创新系统、循环经济等学术领域,始终贯穿着一条基于科学技术进步的知识供应链。他不断探索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战略与政策
    创新驱动低碳发展了吗?——基础异质和环境规制双重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李巍 郗永勤
    2017, 38(05): 14-26. 
    摘要 ( 247 )  
    收集2005—2014 年3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因子分析法将创新分解成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产业结构3 个要素,从基础异质和环境规制双重视角出发,构建了创新驱动低碳发展的理论假设模型,并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在省域层面,创新的减排效应大于增长效应,可以促进低碳发展,具体包括提高创新能力和优化创新产业结构这两条路径,但创新环境对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2)各地区低碳发展的基础异质性显著影响创新能力和创新产业结构对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落后地区存在后发优势,即发展基础越差,创新促进低碳发展的作用越显著,并且该优势对排在后20%~30%的省份更加明显;(3) 加强环境规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对低碳发展的促进效果,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但分别受创新瓶颈和技术基础影响,该调节作用在最先进地区和最落后地区失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高校专利转移管理问题与国别借鉴研究
    常旭华
    2017, 38(05): 27-36. 
    摘要 ( 167 )  
    精细化管理正逐步成为高校治理新趋势。首先聚焦当前我国高校专利转移面临的权属制度争议、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前置管理缺位等核心障碍;在此基础上,考察美日德英四国在发明权属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专利转移标准程序、税务事项管理、利益冲突5 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从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和细节管理视角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校专利精细化管理体系,提升高校专利转移成效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歧路亡羊”:政府采购、股票投资者关注与高技术企业创新——基于A股软件企业的实证研究
    苏婧 李思瑞 杨震宁
    2017, 38(05): 37-48. 
    摘要 ( 128 )  
    政府采购作为扶持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其产生作用的路径十分复杂。如同“歧路亡羊”,在这一复杂过程中,政府采购能否正确实现其目标,股票市场等其他因素起到了何种作用在现有研究中多被忽视。以2014—2015年A股上市交易的软件行业企业作为样本,提取相关数据,考察股票投资者关注的中介效应在政府采购对高技术企业创新作用过程中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投资者关注在政府采购与高技术企业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其作用机理为,被公告的、金额较大的政府采购项目对股票投资者关注中实际交易部分有正向效应,而股票投资者关注中实际交易部分则会对高技术企业创新形成负向影响,对政府采购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正向直接效应形成挤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通用技术发展路径选择及其反垄断的外部效应——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为例
    黄磊 曾晓霞 杨策
    2017, 38(05): 49-59. 
    摘要 ( 203 )  
    电话作为改变20 世纪人类通讯方式的通用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电话技术发展史也是一部反垄断史。通过分析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远程通信技术体系,探讨自然垄断状态下通用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路径选择。并通过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1984 年拆分之后,不同阶段与目前美国其他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司股市成交量的比较研究,分析远程通信技术的技术路径选择原因及其在失去自然垄断地位之后产生的外部效应,对中国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技术不确定环境下联盟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谢永平 王晶
    2017, 38(05): 60-71. 
    摘要 ( 644 )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创新成为企业重要的增值活动,但是由于资源和能力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与其他企业或组织联盟来提高自身的绩效,而合作关系对合作绩效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将联盟关系划分为关系强度与关系质量两个维度,并进一步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入技术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复杂环境下联盟关系对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联盟关系、创新绩效及技术环境不确定性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联盟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倒U型影响,联盟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技术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联盟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架构和异质性研究
    冉爱晶 周晓雪 肖咪咪 崔淼
    2017, 38(05): 72-84. 
    摘要 ( 491 )  
    旨在揭示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架构并开发测量量表。首先,采用扎根分析方法对6 家企业的组织创新氛围访谈记录进行分析,析出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初始架构。其次,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析出的初始架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基本架构包括:企业家支持创新、组织创新制度、组织学习、组织凝聚力以及组织远景。最后,通过与西方企业和我国大型企业组织创新氛围架构代表性研究的比较分析,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造业服务化的价值共创机制:基于价值网络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李靖华 林莉 闫威涛
    2017, 38(05): 85-100. 
    摘要 ( 224 )  
    制造服务化价值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组成的价值网络实现共创与传递。以价值网络为视角,结合制造服务化决策三维度(服务化需求、模块化和服务化价值度量),通过对继往开来工控公司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分析其如何通过模块化的总集成服务化业务,实现与价值网络各成员的价值共创。最终得到从价值网络形成到价值共创,再到价值实现的制造服务化价值共创综合分析框架,为尚处于服务化初期的制造商提供转型借鉴。此外,将价值网络视角应用于服务化研究领域,分析焦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如何利用价值网络实现价值共创,从而推进制造服务化,打开了制造服务化价值共创过程的黑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二元语义多属性决策的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绩效评价研究
    朱雪春 彭灿 罗建强 姜进京
    2017, 38(05): 101-116. 
    摘要 ( 123 )  
    以实践社群为对象,研究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绩效评价。综合考虑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流动的结果和社群成员对知识流动的感知,从知识流动水平、知识创新水平、知识运用水平和知识感知水平4 个方面构建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知识流动水平包括知识流动频率、知识流动速度和知识流动强度,知识创新水平包括知识扩散效应、知识重组效应和知识集聚效应,知识运用水平包括克服困难度、优化流程度和改善质量度,知识感知水平包括知识流动和谐度、知识流动安全感和知识流动满意度。同时结合实践社群的特点,采用二元语义多属性决策方法,运用熵权—离差最大化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通过SYC汽车企业技术中心具体实例,评价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绩效,验证研究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越强越狭隘?企业间联盟创新网络的证据——基于资源特征与结构特征的视角
    赵炎 王燕妮
    2017, 38(05): 117-127. 
    摘要 ( 144 )  
    以中国通讯设备行业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内部自有资源和外部伙伴资源来表征联盟网络的资源特征,以及选取结构洞和网络中心性来表征联盟网络的结构特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来综合地研究企业间联盟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利用时滞效应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内部自有资源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网络中心性对企业创新有滞后的正向作用;外部伙伴资源和企业的网络中心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都受到企业内部自有资源的负向调节;企业内部自有资源在结构洞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上有滞后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元网络背景下中国海归企业绩效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赵文 王娜
    2017, 38(05): 128-139. 
    摘要 ( 147 )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海归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以深市91家医药制造企业为样本,选择海归企业的二元网络为契入点,应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海归企业的绩效提升路径进行了探索,发现构建丰富的国外社会网络是大型海归企业取得高绩效的必要条件,至于国内社会网络应与其保持恰当的距离。此外,适度的国内社会网络与良好的市场环境之间存在替代性。最后,验证了海归企业绩效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非对称因果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既有知识资产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基于生成载体依赖性的视角
    林春培 余传鹏 张振刚
    2017, 38(05): 140-152. 
    摘要 ( 195 )  
    既有知识资产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但它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存在“看似相悖”的观点。基于生成载体依赖性视角,探讨企业既有知识资产对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57 家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资产生成载体依赖性对企业经验迁移能力和外向型破坏性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企业自我替代能力和内向型破坏性创新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经验迁移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的外向型破坏性创新,并在知识资产生成载体依赖性与外向型破坏性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替代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的内向型破坏性创新,并在知识资产生成载体依赖性与内向型破坏性创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基于BOP群体采纳行为的包容性创新产品扩散研究
    李晓华 赵武
    2017, 38(05): 153-168. 
    摘要 ( 136 )  
    包容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问题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不同学者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方法对该问题展开了论述,但仍未达成一致意见。为此,采用实证分析与复杂社会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包容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问题。首先,以BOP群体为切入点,探析包容性创新产品在BOP群体间的扩散机理;其次,建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包容性创新产品扩散模型,研究发现:信息传播渠道、初始信任、产品成本对其扩散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前期实证分析数据,采用多agent 模型模拟包容性创新产品的扩散轨迹,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产品在BOP群体间的扩散轨迹呈S形曲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者社交主动性对新创企业机会识别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古继宝 陈兆锋 吴剑琳
    2017, 38(05): 169-180. 
    摘要 ( 166 )  
    新创企业机会识别是创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高阶理论的视角,探讨创业者社交主动性和警觉性对新创企业机会
    识别的影响,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149 位新创企业家为样本,调查结果表明:(1) 创业者社交主动性对新创企
    业机会识别有显著影响。(2) 企业社会网络在创业者社交主动性和企业机会识别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 创业者警觉性
    正向调节企业社会网络和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且创业者警觉性越高,企业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越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