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科技创新能力测度结果的指标选取差异性研究
    李雨晨 陈凯华 张艺
    2017, 38(04): 3-15. 
    摘要 ( 267 )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测度和监测结果已成为支撑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现有测度指标体系在指标构成上尚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科技创新能力真实的国际相对水平一直备受争议,干扰了其评价结果在支撑政府科技创新政策中的有效作用。采用指标对比研究,在通过典型科技创新基础指标客观揭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真实国际相对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揭示规模性指标和相对性指标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产生的差异性影响,试图说明指标类型的不同会对一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估存在较大影响。对科技创新能力测度的主要启示:在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国家比较时,需要认识到国家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阶段等国家基本特征要素的差异性;可综合考虑规模性指标和相对性指标,不但可从科技创新实力和水平两个角度全面反映一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可避免国家基本的规模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但如何权衡规模性指标和相对性指标的组成和比例,还有待从方法和理论角度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大学技术转移前沿理论动态:学术背景与理论焦点
    陈艾华 Patton Donald Kenney Martin
    2017, 38(04): 16-23. 
    摘要 ( 303 )  
    中国技术转移愈益引起关注,关于中国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发展迅速,其大致可以归因于三个方面:政策设计与指引、参与全球知识库、技术转移中研究者的角色。对国际上及中国学者关于中国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研究机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外机器人技术路线图文本评价比较研究
    杨超 危怀安
    2017, 38(04): 24-34. 
    摘要 ( 253 )  
    综合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法,构建了技术路线图文本评价层次,以《中国制造2025 机器人战略技术路线图》、《美国机器人路线图》、《欧盟机器人2020 路线图》和《日本机器人新战略》为研究对象,从制作团队、文本设计、技术水平和政策改革4 个维度开展了中外机器人制造技术路线图文本设计评价。研究发现:在制作团队、文本设计和技术水平质量上呈现出“欧盟>美国≥日本>中国”的趋势,而在政策改革质量上则为“日本>中国>美国和欧盟”的趋势。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和优化中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环境下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基于情境分析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方法
    李剑敏 余婉浈
    2017, 38(04): 35-44. 
    摘要 ( 160 )  
    产业关键技术识别是规划产业研发项目,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针对目前产业关键技术识别过程中主要以定性方法为主,在动态环境下缺乏必要的鲁棒性以及过分依赖专家意见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了SITRM和贝叶斯网络的产业关键技术定量化识别方法。在确定产业关键技术及其相关因素的逻辑关系基础上,通过构建SITRM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模型来表达ITRM中各随机变量的多态性及多状态节点间逻辑关系的不确定性;基于贝叶斯网络概率推理算法,提出了产业关键技术选择的分析及计算模型以及基于后验概率的进一步预测和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LED产业芯片制备环节的案例分析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度和产业基础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母国和东道国视角
    吕萍 李笑然
    2017, 38(04): 45-59. 
    摘要 ( 165 )  
    采用346 家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全球的463 笔投资数据,分析了该产业的海外投资布局特征,并从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3 个层面研究母国区域和东道国,以及企业特征和东道国之间的投资匹配关系。江苏、浙江等制度环境优越的省份是太阳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来源区域,德国、美国等制度环境完善的国家则是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大多是未上市的非国有企业,投资动机以市场寻求型为主。在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基于制度环境和产业基础2 个维度,“母国—东道国”的投资配对呈现出对偶性,即来自制度和产业基础良好省份的企业倾向于投资制度和产业基础良好的国家;制度和产业基础不完善的东道国会吸引来自制度和产业基础不完善区域的企业的投资。在企业层面,不同所有制、上市与否以及具有不同投资动机的企业对东道国的选择偏好存在差异,呈现“非国有企业—制度、产业双领先国家”、“市场寻求型投资—制度、产业双领先国家”和“研发寻求型投资—制度领先国家”的投资配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双元创新搜索视角下组织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研究:领导行为的触发作用
    胡文安 罗瑾琏 钟竞
    2017, 38(04): 60-72. 
    摘要 ( 667 )  
    基于双元领导理论、创新搜索理论和组织创新理论,旨在探究双元创新搜索视角下双元领导行为对组织创新绩效的触发作用与边界条件。以327 家企业调研数据为有效样本,运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双元领导与组织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双元创新搜索在双元领导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时间节奏对双元领导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扩散研究述评与展望
    蔡霞 宋哲 耿修林 史敏
    2017, 38(04): 73-84. 
    摘要 ( 242 )  
    创新扩散研究经历了关注宏观扩散速度、微观扩散程度和社会网络中的创新扩散3 个发展阶段,社会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扩散呈现出与传统环境下截然不同的特征,而国内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介绍了创新扩散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阐述了社会网络的节点特性、节点连接、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效应等对创新扩散的影响,辨析了社会网络环境下创新相对优势、先发优势、定价策略等产品因素对创新扩散的影响效果与传统环境下的区别,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基础与合作网络对企业知识创新的交互影响研究
    汤超颖 伊丽娜
    2017, 38(04): 85-95. 
    摘要 ( 147 )  
    内部知识组合是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前因。企业知识基础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分别从知识组合的难易程度与新知识组合的机率对企业知识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同时,研发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所形成的合作网络也影响着企业知识组合的特征,其中合作网络的密度与程度中心势从不同方向影响关系网络中异质知识的进入与员工的认知共识。因此,知识基础与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可能对企业知识创新有交互影响。通过分析中国20 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0 年到2015 年申请的24 175 个发明专利数据,发现企业知识基础的一致性与多样性正向影响知识创新,企业内部合作网络密度负向调节了企业知识基础一致性、多样性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网络程度中心势正向调节知识基础一致性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最后,就创新型企业的研发管理对策和相关理论展开了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密集型产业协同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
    王晓亚
    2017, 38(04): 96-104. 
    摘要 ( 168 )  
    知识密集型产业协同发展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效应,而技术创新是中国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首先就知识密集型产业协同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接下来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29 个地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协同度,并将其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纳入知识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知识密集型产业协同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利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协同发展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来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协同发展,使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得以充分发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及博弈分析
    岳宇君 胡汉辉
    2017, 38(04): 105-116. 
    摘要 ( 139 )  
    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政策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差异,执行效果与政策设计预期也有背离,亟需认识与理解这些矛盾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要素完善与运行优化的“政策内涵—政策功能—政策目标”传导机制进行研究,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层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文件探讨存在的问题;运用博弈思想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供给、政策执行、政策寻租及政策争取等给予探讨与解释;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政策设计与实施上还需要从系统设计、执行强化、协同机制及效果评价4 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规模定制条件下创新文化研究新视角——模块化设计及流程自动化的二次影响
    方爱华 卢佳骏
    2017, 38(04): 117-125. 
    摘要 ( 120 )  
    利用对上海、浙江、天津、广东、福建、湖北等地区总计160 家大规模定制企业发送问卷采集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程度模块化设计和流程自动化对企业创新文化是否具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定制条件下,模块化设计和流程自动化均对企业创新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根据建立的回归模型及最终结果来看,模块化设计对企业创新文化具有一次影响,流程自动化对企业创新文化具有二次影响,即流程自动化对企业创新文化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后根据年资的分组分析时发现,企业经营的年限不同,模块化设计与流程自动化在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行为对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
    郭峰 邹波 郭津毓 董彩婷
    2017, 38(04): 126-136. 
    摘要 ( 174 )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获取信息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企业决策更加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决策理论“有限理性”的基本假设。在大数据背景下,主要研究了组织目标、组织冗余、以往绩效对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揭示组织危机对上述变量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运用252 家具有大数据特征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在大数据环境下,组织目标、组织冗余、以往绩效正向影响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组织危机负向调节组织目标、以往绩效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正向调节组织冗余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储能技术研究景观辨识及演化探析
    刘娜 孙静林 毛荐其
    2017, 38(04): 137-148. 
    摘要 ( 166 )  
    基于SCI-E 及SSCI数据库,检索并提取1991—2015 年间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和相变储能4 大技术领域的论文数据,试图整合统计分析、文本挖掘、突现检测算法和共现网络可视化方法,旨在从整体视角实现对4 大储能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景观的辨识及演化探析。此外,还定义了稳定系数和创新系数,以测度储能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稳定性演化和创新性演化。研究发现:储能领域的研究问题是高度集中的,“飞轮”、“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相变材料”是研究热点,“压缩空气储能”、“能源存储”、“锂离子电池”、“导热性”和“热发电”是研究前沿;储能关键词共现网络扩张明显,知识结构也不断演化,储能研究仍处于创新热络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专利全引用信息的技术知识扩散特征研究——以石墨烯技术为例
    黄鲁成 刘玉敏 吴菲菲 苗红
    2017, 38(04): 149-161. 
    摘要 ( 245 )  
    提出了一个建立在专利全引用信息基础上的技术知识扩散特征研究框架,运用专利引用和文本挖掘的方法,通过研究施引专利和被引专利,从技术知识的利用和技术知识的传播两个角度,更全面地探索技术知识扩散的特征。首先提取基本专利和引文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技术知识扩散的范围;其次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抽取专利摘要中的技术关键词,并计算基本专利与引文专利间的文本相似度,衡量出技术知识扩散的程度;然后运用文本聚类和语义分析法进行专利的技术知识扩散特征分析,提炼出6种技术知识扩散特征下分别对应的技术主题。从专利文本的内容着手,将其与引用相结合进行技术知识扩散特征的研究,并对尚未出现前向引用关系的专利进行了技术知识扩散潜力的测度,减少了以往研究的局限性。最后用石墨烯技术作为实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为石墨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行业内外联系、创业学习和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张文伟 赵文红
    2017, 38(04): 162-171. 
    摘要 ( 178 )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创业学习理论,聚焦于行业背景,探讨比较了创业企业行业内、外联系对不同的创业学习(探索式/利用式学习)作用。研究发现:行业外联系比行业内联系更利于创业企业的探索式学习,行业内联系比行业外联系更利于创业企业的利用式学习。同时发现,在创业企业中,探索式学习会促进创业绩效,利用式学习则会降低创业绩效;由于两种学习方式的替代关系,创业企业要以探索式学习为主,保持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
    王冬冬 钱智超
    2017, 38(04): 172-180. 
    摘要 ( 304 )  
    旨在研究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对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并以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为基础,研究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和自我效能感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及中介作用。以4 家企业46 个团队261 名新生代员工为对象,采用HLM7.0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的敬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差异越大,领导成员交换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正向关系越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