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观点
    意义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探究
    陈劲 朱子钦 梅亮
    2019, 40(12): 3-18. 
    摘要 ( 308 )   PDF(3468KB) ( 1246 )  
    有意义的创新是以东方哲学智慧引领新时代人文精神复兴的全新创新范式。立足中国实际,从“人民性”、“整合性”、“责任性”、“底线性”四个维度解析了中国情境下有意义的创新的内在属性。为了挖掘有意义的创新的管理实践意义,研究提出了意义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新模式,并通过目标手段分析法,构建了“目标-需求-系统”三维一体的管理新模式的研究分析框架。最后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通过管理总系统架构、创新要素管理系统架构和供能装置三个设计案例,对意义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架构和关键软硬件设计的实践研究展开了前瞻性探讨,为科技主管部门实际开发和应用意义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提供了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学研究
    新中国70 年技术创新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展望
    尹西明 李楠 陈万思 陈劲
    2019, 40(12): 19-34. 
    摘要 ( 295 )   PDF(2303KB) ( 1193 )  
    借助可视化技术,首次系统和定量地讨论新中国70 年来技术创新研究演进和发展趋势。基于CNKI 数据库中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30 种管理学重要期刊上该主题的年度发文量和高频关键词演变特征,将该领域研究划分为四阶段:实践探索阶段(1980—1998)、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5)、理论原创阶段(2006—2011)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2018)。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等定量地呈现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年度演进、期刊分、主要学者及其合作网络特征,以及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最后基于关键词战略矩阵图讨论了新时代技术创新研究态势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战略与政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在何方”?——基于过程性视角的转化渠道研究
    靳瑞杰 江旭
    2019, 40(12): 35-57. 
    摘要 ( 571 )   PDF(1177KB) ( 1034 )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明显的“悖论”:一方面,政府每年提供大量财政资金帮助高校创造丰富的科技成果,并出台多种扶持政策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很低,转化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整合现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文献,梳理并界定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总结出五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过程性视角对科技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转化渠道进行了系统整合,为不同情境下处于不同阶段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选择指明了前进“道路”,最后指出未来研究思路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科技与创新
    科技人才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技术创新——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偏微分方法
    孙红军 张路娜 王胜光
    2019, 40(12): 58-69. 
    摘要 ( 218 )   PDF(842KB) ( 1108 )  
    研究旨在探析科技人才集聚能否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在对其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0—2015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种空间权重形式,并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形式下,科技人才集聚对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均为正。其中,在经济空间权重形式下,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最大,在邻接空间权重形式下,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最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嵌入式合作网络要素如何影响企业双元创新?——基于fsQCA 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国强 孙遇春 胡文安
    2019, 40(12): 70-83. 
    摘要 ( 209 )   PDF(907KB) ( 10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能力构建机理与服务创新绩效——基于佛朗斯的服务平台转型研究
    简兆权 刘念
    2019, 40(12): 84-101. 
    摘要 ( 196 )   PDF(1349KB) ( 1105 )  
    结合认知视角和服务生态系统视角,以佛朗斯的服务平台转型为例,系统探寻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如何构建动态能力为系列服务创新活动提供支持。研究发现:首先,完全自发式的组织认知更新(环境感知)是动态能力构建的逻辑起点,包含关注焦点转移(产品转向服务)和因果逻辑升级(效率转向价值共创)这两种心理活动。其次,服务生态系统为动态能力构建提供了组织逻辑。企业通过提升市场地位、优选合作伙伴、适时地退与进拓展网络边界,缩短认知距离和统一制度逻辑进行关系整合,资源重置和协同重构进行资源整合,培养大数据能力强化资源液化、资源密度及活动透明度,共同推进系统的动态整合(抓住机会和重置战略)。由此,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资源能力体系,帮助企业获取卓越的服务创新成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合成对新兴产业技术变革的影响研究
    唐丽艳 赵辰辰 刘爽 秦兰 王国红
    2019, 40(12): 102-118. 
    摘要 ( 138 )   PDF(1244KB) ( 127 )  
    以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为线索,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链理论,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动态视角和技术视角出发探讨创业合成(即企业间相互作用)对产业技术变革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业合成主要通过示范效应、激励效应和选择效应促进新兴产业的技术变革;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创业合成效应不断增强,新创企业和在位企业交替占据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形成一个互相推动的技术演进过程;在创业合成推动新兴产业技术变革的过程中,掌握先进技术的新创企业和在位领军企业具有核心动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网络嵌入视角下连锁董事网络与战略创业行为——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黄海昕 李玲 高翰
    2019, 40(12): 119-138. 
    摘要 ( 192 )   PDF(949KB) ( 963 )  
    具有二元性特征的战略创业是企业在复杂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战略选择,据此以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战略创业过程模型为基础,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切入,探究连锁董事网络结构嵌入与探索性战略创业行为、开发性战略创业行为的关系,及二元行为间的动态平衡机理。基于483 家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发现:在其所嵌入的以A股全行业上市公司构成的连锁董事整体网中,网络中心度、结构洞数量与二元战略创业行为以及行为之间平衡都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网络中心度、结构洞数量与二元战略创业行为以及行为平衡之间的关系。聚焦于医药类企业的局域网时,则网络中心度与探索行为、开发行为间平衡依然存在正相关关系;吸收能力也仍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但网络中心度与开发行为关系弱化;结构洞数量对战略创业的二元行为及其间动态平衡的作用也不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年总目次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 40(12): 139-145. 
    摘要 ( 293 )   PDF(411KB) ( 10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