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43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2-03-1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栏:科技创新治理
    创新战略与管理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栏:科技创新治理
    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的理论构架与政策蕴含
    樊春良
    2022, 43(03): 3-23. 
    摘要 ( 41 )  
    健全和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意义的研究课题。在考察科技治理思想和科技治理问题的基础上,以系统分析为方法,以治理理论、创新理论、科技政策与管理和科学与社会为理论视角,结合国际上科技治理实践和体系建设的实践,阐述了科技治理体系意义及其构成要素,对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的整体架构做了理论探索。研究得出结论: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多重目标,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由战略—领域—研究计划—研究活动—结果及影响等几个层面的治理构成,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理论研究表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政策措施要沿着明确治理的方向性、加强宏观战略治理和政策协调、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和完善主要政策工具等方面加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敦帅, 陈强, 贾婷, 宫磊
    2022, 43(03): 24-43. 
    摘要 ( 38 )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新时期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和战略保障。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发展演变过程的梳理和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面临新形势的解构,从规律、需求、趋势和韧性、张力、活力、弹性五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构建的具体对策:一是正确认识新发展背景下科技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战略需求和未来趋势,动态调整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改革方向与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建设方向;二是强化建制性创新主体与社会化创新主体之间体系构建,深化科技创新体系构建长远布局与应急攻关的政策协同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韧性;三是有序推进与主要发达国家间的开放合作,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中的话语权,加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张力;四是明确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明晰创新生态营造的发展方向,通过科技评价改革和创新生态营造的有机协同和互动,增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活力;五是明确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重点作用领域及干预目标,制定科技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路及优化路径,提升科技创新制度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擢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确理解和科学使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基于区域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分析
    陈凯华, 温馨, 蔺洁
    2022, 43(03): 44-55. 
    摘要 ( 27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科技规划制定和科技活动监测时常被误用和误解。文章在阐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起源、应用以及局限性的基础上,从趋势分析、国际比较、区域比较、产业结构比较等多角度解释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变化特征,并揭示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国家(组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以后增速通常放缓,较难突破3%,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或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组织)或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难提升,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增长规律符合一般国际经验。国家(组织)或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路径的设计要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区域平衡发展角度入手,推动落后地区产业向研发密集型转型是重中之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贡献者还是中间人:中央部门在创新政策网络治理中的角色——一项1980—2019年的实证研究
    孙玉涛, 张宏烨, 姜琳
    2022, 43(03): 56-74. 
    摘要 ( 33 )  
    文章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对1980—2019年基于中国650份创新政策文本构建的中央政府部门合作网络进行实证研究,考察中央政府部门在创新政策网络中的角色演变。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随着行政体制的改革,中央政府部门在创新政策网络中既承担了贡献者又承担了中间人角色,且在创新政策网络中扮演贡献者和中间人的意愿呈上升趋势。其次,中央政府创新政策网络中,主要科技型部门的中间人角色已经逐步从代理人转变为联络人和顾问,经济型部门的中间人角色变化不明显,主要是代理人、顾问和联络人并存。最后,中央政府创新政策网络的治理主体正在实现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参与创新政策制定;治理主体间合作正在实现多样化,科技型部门的跨类型合作显著增加,经济型部门的角色稳定,其他类型部门合作范围逐步扩大,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正在向现代化方向转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多螺旋创新生态载体的内涵特征、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研究——基于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实证研究
    武玉青, 李海波, 陈娜, 白寿辉
    2022, 43(03): 75-95. 
    摘要 ( 26 )  
    创新创业共同体是创新模式实践进化和创新理论体系动态演化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创新资源组织形态,打破各创新主体边界,深化多主体协同创新,改变区域科技和经济的基本结构及运行逻辑,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创新创业共同体的概念出发,分析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特征,基于多螺旋理论从主体层、行为层、功能层、目标层4个层面构建了创新创业共同体组织架构,认为其组织架构范式从三螺旋模式向多螺旋模式转变,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和用户之间相互作用。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总结了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针对我国创新联合体建设,提出应找准政策导向与区域发展的最佳契合点、统筹多元创新要素的协同作用、优化组织设计凸显运营主体效应、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制度创新溢出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基于互补技术的追赶与跨越战略——一项2010—2020年的实证研究
    马天月, 王倩, 柳卸林
    2022, 43(03): 96-111. 
    摘要 ( 37 )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要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全球经济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变。以数字经济为背景,从机会窗口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作为后发国家面临的制度机会窗口、技术机会窗口和市场机会窗口,并总结提出了中国在进行追赶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从机会窗口和宏观环境出发提出了中国在追赶过程中的相关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企业技术投入对贸易产品技术复杂度影响研究——基于国际航空运力的调节影响
    严子淳, 张靖佳, 张金星, 陈劲
    2022, 43(03): 112-130. 
    摘要 ( 28 )  
    在当前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产业链全球化分工模式正在发生调整。基于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为探究区域企业技术投入对贸易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利用海关数据库、上市公司数据库通过匹配获取了2010—2016年期间1 302家上市企业,3 316个产品种类,240 968个企业样本的进出口数据,从企业层面上验证技术投入对区域贸易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增加企业研发支出与提高企业资本密集度有助于提升区域贸易产品技术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利用OAG航空运输数据库中对应的区域国际航空运力数据,发现区域航空运力增速明显提高了企业资本密集度对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且贸易国政府效能与地区营商环境的外部制度因素缓解航空运力增速在企业资本密集度与区域贸易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危为机:基于知识图谱的组织韧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谢雅萍, 陈睿君
    2022, 43(03): 131-153. 
    摘要 ( 37 )  
    组织韧性是指企业在动荡变化中生存、适应和成长的能力。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综述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较缺乏量化分析。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组织韧性研究的242篇文献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和Gephi软件,梳理了组织韧性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过程,展现了组织韧性研究领域的基本现状,厘清组织韧性研究的演化脉络。结果显示:(1) 学者们从能力视角、过程视角及结果视角解读组织韧性的内涵。(2) 组织韧性已成为管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逐渐形成三大研究热点:组织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组织韧性的指标及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组织韧性的提升路径研究。(3) 组织韧性的研究自2011年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引领了组织韧性研究的风向。最后,探讨了组织韧性研究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推动组织韧性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竞争决策组合复杂性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吗?——来自我国家电行业的实证研究
    侯丹, 邓新明
    2022, 43(03): 154-178. 
    摘要 ( 43 )  
    为拓展竞争决策组合复杂性对企业的影响范围,以2013—2017年期间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了竞争决策组合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究了竞争决策组合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外部和内部边界条件,即行动的顾客导向与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竞争决策组合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和职能背景异质性强化了竞争决策组合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教育背景异质性削弱了竞争决策组合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行动的顾客导向强化了竞争决策组合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