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政府补助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R&D的影响
    熊和平  杨伊君  周靓
    2016, 37(09): 3-15. 
    摘要 ( 228 )  
    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实证研究我国政府补助对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初创期的企业政府补助力度不足,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补助过多。政府补助与初创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成长期企业R&D投入强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对于成熟期的企业来说,没有证据表明政府补助强度的升高会对成熟期企业研发投入有促进或者抑制作用。政府补助对衰退期企业的研发活动有一定的激励效果。因此,建议政府应当继续增加R&D投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度,引入市场竞争和淘汰机制,倒逼国有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根据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的不同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地对企业进行补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论与方法
    国际创新理论研究动态与前沿分析
    张璐 白璐 苏敬勤 长青
    2016, 37(09): 16-25. 
    摘要 ( 208 )  
    旨在分析国际创新理论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文献计量视角,以SSCI、SCI数据库为检索来源,运用CiteSpaceIII软件,选取2006—2015年间国际创新领域10本代表性SSCI期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能源创新”研究团队是2015年成立的规模最大的研究团队;重要研究作者和机构主要分布于美国和欧洲;吸收能力、开放式创新是国际创新领域核心期刊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吸收能力研究内容日趋多元化,由企业外部资源获取、吸收及产出绩效延伸至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研发及高校研究成果的商业转化;开放式创新绩效、组织吸收能力、企业战略联盟、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是开放式创新研究领域热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专利存续期的中国专利质量演变研究
    李明  陈向东  宋爽
    2016, 37(09): 26-36. 
    摘要 ( 133 )  
    随着中国创新活动日新月异的发展,专利质量的变化趋势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使用中国发明专利每年发明专利的授权率和存续期表征专利质量,并且对发明专利的存续期使用Cox-PH模型进行回归,并以此分析了中国专利质量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发明专利在授权率和存续期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行业领域,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率在1985—1992年期间持续下降,之后在1993—2000年段显著上升,2001—2013年期间再次显著上升后趋于稳定;存续期则在1985—1992年期间呈现缩短趋势,但缩短力度在减小,之后在1993—2011年均呈现逐年延长趋势。尤其中国的电子工程领域在存续期上进步速度显著快于国外,以上均可证明中国专利质量在逐年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科技与创新
    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设计——基于日韩经验的借鉴
    郭斌
    2016, 37(09): 37-48. 
    摘要 ( 132 )  
    目前在京津冀都市圈内,存在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尚未搭建有效的共创平台、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等问题。不仅抑制市场配置技术要素的活跃性,而且导致各级创新单元难以深入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并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参考东京、首尔等都市圈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以区域科技资源耦合的视角,构建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的区域共生机制。提出“联合成立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出台科研项目奖惩标准及资助办法、促成各地‘工商、质检、公安、认证’部门对接,以及落实区域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等”建议,合力推进京津冀都市圈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二阶段DEA模型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创新效率研究
    包英群  鲁若愚  熊麟
    2016, 37(09): 49-57. 
    摘要 ( 122 )  
    对产品创新的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建立二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平板显示产业以及京东方、龙腾光电、天马数据3家平板显示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 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的综合效率,无论是技术研发阶段还是成果转化阶段都很低,中国平板显示产业还处于低研发产出、低经济转化的阶段;(2) 京东方、龙腾光电和天马数据虽然是我国平板显示产业中的领先企业,但是其创新效率不理想,创新过程中资金投入、人力资本等存在巨大的浪费,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对外购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研发效率,并积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促进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沟通合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需求导向的政府科技服务创新案例研究——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为例
    李天柱  马佳  侯锡林
    2016, 37(09): 58-66. 
    摘要 ( 107 )  
    从企业对政府科技服务的需求入手,选择东莞松山湖高新区10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通过调研访谈扎根分析企业对政府科技服务的需求重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政府官员进行深度访谈,挖掘政府创新科技服务的战略行动,包括重视组织创新资源、持续改进服务方式和坚持优化创新环境等3个主要方面,并通过经验证据进行验证,进而得出一个政府科技服务创新的机理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公共品博弈下孵化器区域性联盟稳定性仿真
    赵黎明  张海红  吴文清
    2016, 37(09): 67-77. 
    摘要 ( 121 )  
    孵化器区域性联盟促进各成员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而联盟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针对孵化器联盟的空间邻近特性,利用空间公共品博弈模型对联盟进行了建模,分析了公共品回报乘数、合作孵化乘数、联合惩罚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孵化的利润率位于某一区间内时,独立孵化稳定策略的比例随利润率的提高而增加;公共品回报乘数、合作孵化乘数只有超出各自临界值时,才能分别提高资源共享、合作孵化稳定策略的比例;资源共享的孵化器具有簇状空间分布特性,合作孵化的孵化器具有丝状空间分布特性;联合惩罚机制下,惩罚价格只有大于某一阈值时,才能增加联盟内资源共享稳定策略的比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孵化器区域性联盟管理实践中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孵化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转型经济背景下组织启发式规则与研发网络边界拓展战略
    刘洋  应瑛  魏江
    2016, 37(09): 78-89. 
    摘要 ( 160 )  
    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后发企业研发网络边界拓展战略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基于企业行为理论,聚焦于启发式规则如何影响后发企业抉择研发网络边界拓展战略,通过理论回顾和规范分析,深入讨论和分析后发企业如何抉择研发网络边界拓展追赶战略进而实现创新追赶的认知和行为机理。研究发现战略管理中的启发式规则可以分为机会创造型和机会获取型两类,这两类规则在转型经济体具体环境特征和决策情境特征下有着不同的作用;进一步,这两类启发式规则是后发企业在制度环境复杂性和市场环境复杂性中创造和获取机会,构建跨组织边界拓展、地理边界拓展和知识边界拓展研发网络的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惯例变更与贡献一致:合作创新治理实证研究
    胡爱军  王石磊
    2016, 37(09): 90-101. 
    摘要 ( 530 )  
    借助开放式创新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动态理论,探讨并厘清参与者惯例变更、贡献一致治理变量,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路径和治理效果。对368份来自67个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组织间学习有助于群体效能构建并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组织间学习与参与主体惯例变更交互作用正向影响群体效能和创新绩效;组织间学习、惯例变更以及贡献一致三维交互作用显著正向影响群体效能。惯例变更以及贡献一致变量扩展了合作创新治理机制内涵,为防范机会主义和跨组织协调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组织间合作创新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搜索与本地搜索的抉择——企业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创新效应研究
    吴航 陈劲
    2016, 37(09): 102-113. 
    摘要 ( 148 )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的主导创新模式,然而已有研究对于企业“是否应该以及是否能够同时实施本地和国际知识搜索战略,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实施更为有利”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通过创新性地整合组织双元与外部知识搜索理论,界定了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2个维度(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的含义,并实证检验了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平衡和联合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复杂性和产业竞争压力对上述影响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219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 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对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 创新复杂性、产业竞争压力均正向调节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2个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重驱动因素与社会企业成长绩效——市场合法化的中介作用
    刘振  乐国林  李志刚
    2016, 37(09): 114-128. 
    摘要 ( 144 )  
    研究聚焦于社会企业成长问题,基于合法化视角,构建起由经济与社会身份决定的竞争导向与公益导向双重驱动因素,市场合法化,成长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以我国情境下230家社会企业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竞争导向正向影响市场合法化和社会绩效,但并不显著影响经济绩效;公益导向正向影响市场合法化和社会绩效,但负向影响经济绩效;市场合法化在竞争导向与经济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竞争导向与社会绩效、公益导向与经济绩效、公益导向与社会绩效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客户组合特征对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崔新坤  韩德昌
    2016, 37(09): 129-142. 
    摘要 ( 102 )  
    尽管客户对产品创新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是从客户组合层面上来探讨其与创新的关系的研究还较少,以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客户组合的异质性与关系嵌入水平对产品的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及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客户组合的异质性通过促进客户知识的多样性从而对产品的突破性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客户组合的关系嵌入水平通过促进客户知识的深度和专用性从而对产品的渐进性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为企业有目的地进行客户组合管理并以此为源动力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创新导向下高管激励契约最优整合策略研究——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王旭
    2016, 37(09): 143-154. 
    摘要 ( 221 )  
    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依赖于对不同激励契约进行科学动态整合。立足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在对高管创新激励机制的运行原理以及高管创新收益预期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不同生命周期内,高管薪酬激励、声誉激励和控制权激励契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以及契约间的互补和互替关系,设计了技术创新导向下高管激励的最优动态整合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成长期,声誉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间具有互替效应,控制权激励与声誉激励间具有互补效应;成熟期,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控制权激励却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之间具有互补效应;蜕变期,薪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权CEO能更好地利用风险投资进行创新吗?
    赵毅  戚安邦  乔朋华
    2016, 37(09): 155-168. 
    摘要 ( 212 )  
    企业创新的长期性特征需要以充足的资源作为保证,CEO能否更好地利用外部风险资本做出高效的创新决策并进行创新投入,对于企业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以2007—2014年在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3 238名CEO作为初始样本,以CEO权力强度为基准,将CEO分为强权型CEO和弱权型CEO两组对照样本,并从理论与实证2个层面对强、弱权型CEO对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及外部风险投资持股对这种影响效应的调节作用进行探讨。研究发现:CEO权力与企业创新投入活动显著正相关,强、弱权型CEO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外部风险投资持股在企业上市后仍是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外部风险投资持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将会显著改善CEO由于弱权而造成的企业创新投入水平较低的问题,但对强权型CEO与企业创新投入活动之间的关系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稳健性检验以及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嵌入、创业效能感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
    李永周  阳静宁  田雪枫
    2016, 37(09): 169-180. 
    摘要 ( 132 )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对科技创业人才的集聚与孵化具有先天的制度和文化优势。运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人才孵化相关理论,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嵌入模型,并以武汉地区科技创业人才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嵌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创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促进作用,创业效能感在关系嵌入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结构嵌入的作用路径中只起部分中介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嵌入式开发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