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8-03-10
    上一期    下一期

    科技战略与政策
    创新战略与管理
    科技创新与创业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从创新生态系统看中国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柳卸林 丁雪辰 高雨辰
    2018, 39(03): 3-15. 
    摘要 ( 564 )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现阶段我国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科技大国,但要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还需要在体制和政策方面进行进一步改革。我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应具有创新生态系统观,需要从高科技产业需求、供给能力和制度设计三个维度出发看科技强国的形成与发展。最后提出,我国只有进行一轮深刻的体制创新,通过加强从下至上的科学决策体系、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破除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行政化和同质化、加大开放程度、重塑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增强科学文化建设以及让企业成为真正的科技创新主体,才能更快地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演变及其构建机制研究
    刘兰剑 应海涛 张田
    2018, 39(03): 16-33. 
    摘要 ( 345 )  
    截止到2017 年,日本共有26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00—2017 年,平均每年一位,被学者称为“井喷”现象。基于日本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科技政策入手,分析了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演变及其构建机制。结果发现:① 1949 年的大学改革对日本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90 年代以后,推动作用减弱,企业接替大学成为推动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主要力量;② 持续的科技经费投入是日本科技实力长期领先的根本动力;③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基础研究投入的不足,明显损害了日本科技进步的根基,企业开展的基础研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弥补;④ 产学官合作制度的建立是日本科技持续繁荣的重要平台;⑤ 日本的科学文化精神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文化基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组织控制协同使用、知识转移与新产品创造力——被调节的中介研究
    王婷 杨建君
    2018, 39(03): 34-49. 
    摘要 ( 380 )  
    整合组织控制理论与知识基础观,构建了组织间控制—合作伙伴知识转移—新产品创造力的作用路径。引入吸收能力理论,进一步提出企业不同吸收能力维度会正向调节变量之间的间接关系。以248 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Bootstrapping法进行多重中介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检验。结果表明:① 组织控制协同使用除了对新产品创造力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外,还可以通过促进合作伙伴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这一中介机制提升新产品创造力;② 合作伙伴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均有利于新产品创造力,且隐性知识转移的作用更强;③ 在企业消化能力强的情况下,隐性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更加显著,而企业转化能力强时,显性知识转移的中介过程更容易实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发者中间人角色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刘凤朝 付雅宁 张娜
    2018, 39(03): 50-60. 
    摘要 ( 227 )  
    根据Gould 和Fernandez 的中间人角色划分方法,选择成本—收益视角,以USPTO授权的1995—2014 年纳米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对研发者中间人角色、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守门人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呈现出最强的正相关关系;咨询人、联络人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呈现出较弱的正相关关系;协调人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呈现出最弱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吸收能力对研发者不同中间人角色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这一关系具有差异化的正向调节作用,其中,协调人受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较弱,守门人、咨询人和联络人受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较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网络权力配置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吉利汽车纵向案例研究
    王核成 鲁东琴 周泯非
    2018, 39(03): 61-76. 
    摘要 ( 279 )  
    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的权力配置会对其创新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一家民营汽车企业进行纵向案例研究,探索了企业
    网络权力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网络权力—资源整合—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结果发现:(1) 网络权力的合理配置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柔性权力更有助于部件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制性权力更有助于架构创新能力的提升;(2) 网络权力的动态配置和网络内成员的异质性程度以及合作双方权力对等性相关。异质性程度越大,柔性权力配置越明显,异质性程度越小,强制性权力配置越明显;当网络内某一种权力配置过于明显时,企业通过适当调整网络权力促进权力对等性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3) 网络权力配置模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从单一化模式向综合型模式转变,综合配置网络权力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促进抑或阻碍?董事会资本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研究
    钟熙 宋铁波 陈伟宏 唐元佑
    2018, 39(03): 77-91. 
    摘要 ( 243 )  
    结合中国企业特殊股东的所有权性质背景,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着重探讨了董事会人力资本(董事会国际经验、董事会财务背景)与董事会社会资本(董事会连锁董事、董事会政治关联)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以及企业所有权性质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以2008—2016 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董事会国际经验与企业国际化战略正相关;董事会财务背景与企业国际化战略负相关;董事会连锁董事与企业国际化战略正相关;董事会政治关联与企业国际化战略负相关。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董事会国际经验、董事会财务背景以及董事会政治关联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效果将减弱。但与理论假设相反,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董事会连锁董事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效果将增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不确定性、冗余资源与公司战略变革
    傅皓天 于斌 王凯
    2018, 39(03): 92-105. 
    摘要 ( 369 )  
    公司的战略决策受其所面临外部环境的影响。基于开放系统视角,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性的两个维度,即动态性和丰富性对公司战略变革的影响,并进一步论证了公司冗余资源对环境动态性和丰富性与战略变革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2005—2016 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和丰富性对战略变革都具有正向影响,财务冗余会正向调节环境动态性和丰富性对战略变革的影响,人力资源冗余则会负向调节环境动态性和丰富性对战略变革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防御视角下的国企创新——基于国企高管“作为”“不作为”的探讨
    李莉 于嘉懿 赵梅 顾春霞
    2018, 39(03): 106-121. 
    摘要 ( 288 )  
    政府官员包括准官员(国企高管)的不作为问题是监管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从行为动机入手,基于管理防御动机考察了国企高管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是否“作为”。结果表明,在现行国企高管考核制度下,管理防御指数越高,创新投资越多,创新产出反而越低,即国企高管在创新投资行为上表现为“作为”,在创新产出上“不作为”。而政治晋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防御对创新产出的负面影响,遏制了产出层面的“不作为”,改善了国企高管唯指标服务的行为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者关系、合作模式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研究
    杨建君 郭文钰 章良华
    2018, 39(03): 122-134. 
    摘要 ( 275 )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以我国269 家制造企业为数据样本,实证考察了管理者关系、合作模式与企业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管理者关系和合作模式均对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的管理者关系和合作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商业关系和股权式合作更有利于突变创新,政治关系更有利于渐进创新。而且商业关系与股权式合作的交互有利于突变创新,政治关系与非股权式合作的交互有利于渐进创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再定位式创新
    李天柱 王倩 侯锡林
    2018, 39(03): 135-144. 
    摘要 ( 199 )  
    从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的视角切入,基于对现实案例的观察,提出并解释再定位式创新这一特殊现象。首先定义并辨析再定位式创新的概念,接下来分析再定位式创新的主要类型,包括转移应用领域、深入二次细分市场以及依附于其他创新,进而构建再定位式创新的“选定基准—重设起点—识别要素—调整匹配”四阶段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再定位式创新的实施条件,最后总结再定位式创新对技术创新管理的启发性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者幸福吗?创业动机影响创业者心理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陈聪 高建 李纪珍
    2018, 39(03): 144-152. 
    摘要 ( 323 )  
    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来自中国2107 位创业者的问卷调研数据,考察了创业动机对创业者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生存型创业者,机会型创业者心理幸福感更高;创业者自尊感中介了机会型创业动机对心理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创业环境即市场化指数作为调节变量,强化了机会型创业动机对创业者自尊感的正向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硬件TDBMC整合创新模式研究——创新生态视角下的多维度创新协同
    刘颜楷 尤建新
    2018, 39(03): 153-164. 
    摘要 ( 387 )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的普及,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智能硬件行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智能硬件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包括普遍缺乏底层核心技术、相互模仿和创新主体多元化,以及传统以技术研发主导的创新模式难以适应快速迭代的节奏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等等,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创新模式来引领和指导。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从智能硬件的概念界定和主要特点入手,分析了智能硬件创新的难点和核心问题,然后在集成创新、设计驱动创新和协同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维度观”的和适合智能硬件的TDBMC整合创新三级模型。分析了各个创新维度之间的协同创新作用机理,总结了TDBMC整合创新模式的优势,给出了结论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