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学理论与方法
    网络治理模式创新研究——阿里“合伙人”与海尔“小微创客”
    严若森 钱晶晶
    2017, 38(01): 3-13. 
    摘要 ( 303 )  
    网络时代的治理模式被迫从传统“垂直化”向网络的“扁平化”转变。以阿里巴巴“合伙人”与海尔“小微创客”两种治理模式为案例背景,采取开放式编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的逐级编码程序,并运用“复制逻辑”进行跨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网络治理模式创新涉及网络治理环境、网络治理目标、网络治理结构和网络治理机制4个核心要素,其分别寓意网络治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的治理环境和压力来源、治理群体和目标导向、治理主体和网络结构以及治理机制和运行机理。基于此,构建了网络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众筹平台垄断下的新用户优惠定价分析
    刘志迎 陈明春 程倩倩 马朝良
    2017, 38(01): 14-21. 
    摘要 ( 208 )  
    众筹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发展快速且竞争激烈,电商平台也凭借其流量优势强势进入,但却没有出现我国商业中常用的新用户优惠定价策略。在众筹平台不对项目收费假设前提下,以项目发起人的利润最大化和平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动态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证明:在不考虑双平台共同客户情况下,优惠定价最终使两平台平分市场;在考虑共同用户影响下,当两平台初始市场份额差距不大时,平台和发起人均不存在优惠定价的动机,当两平台初始市场份额差距较大时,发起方存在优惠定价的动机。由于共同客户完全弹性,优惠定价会使两平台忠诚客户逐渐变少,最终两寡头会彻底失去产品定价能力。这种理性冲突使得众筹市场不存在新用户优惠定价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耗散理论的众创空间演进与优化研究
    张玉利 白峰
    2017, 38(01): 22-29. 
    摘要 ( 183 )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制度转型的关键时期,创业活动也需要转型,提高创新型创业比例,优化创业结构,提升创业质量。众创空间是在中国情境下出现的一类新型创业生态系统,不仅能够促进创新型创业,而且有助于观察和总结创新型创业大量产生背后的机制和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创业转型和经济转型。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其演进过程是结构与功能不断复杂化的自组织过程。目前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已由静态均衡分析转变为动态演进分析,相应地,研究方法也由原有的系统论转变为自组织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耗散理论构建了一个创业生态系统的两阶段演进模型,展现了众创空间的形成和演进路径,更重要的是能够据此有意识地优化众创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其发展,使众创空间这一物理空间真正成为一个自组织和自增益的创业生态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战略与政策
    环境规制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基于面板分位数的经验分析
    黄清煌 高明
    2017, 38(01): 30-43. 
    摘要 ( 148 )  
    从环境规制对节能减排效率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DDF模型测算出省级节能减排效率,并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参数异质性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确实促进了节能减排效率的改善,但其效应在节能减排效率分布的不同省份存在不对称现象。从分地区样本来看,在低分位和中分位,东部地区环境规制的节能减排促进效应最为明显;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节能减排效应只表现在高分位,但在西部地区却为抑制作用。从分阶段样本来看,在中分位和高分位,第一阶段环境规制的节能减排促进效应才呈现;第二阶段环境规制的系数在各分位点均显著,且第二阶段环境规制对节能减排效率的弹性高于第一阶段。进一步分经济主体发现,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与节能减排效率呈倒U型关系,且只在低分位显著;而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对节能减排效率类似于U型结构,并分别在中高分位和中分位显著;企业个体努力在中低分位点抑制了节能减排效率,而在高分位点其促进效应开始呈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环境规制的最优跨期决策研究
    李璇
    2017, 38(01): 44-51. 
    摘要 ( 146 )  
    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出发点,利用1995—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时期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时期I,环境规制挤占了生产的研发投资,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负向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在时期II,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呈“倒U型”关系,通过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间接影响为正,这与时期II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水平明显增强密切相关。据此提出,应注重环境规制实施的阶段化差异,加强环境规制,深化环境治理供给侧的改革,有效平衡环境规制和研发政策,并给地区和企业一定的积极适应期,通过增加创新投入、进行技术改革使得创新能力增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科技与创新
    国际研发联盟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br#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李晨蕾 柳卸林 朱丽
    2017, 38(01): 52-61. 
    摘要 ( 197 )  
    以国际研发联盟中的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联盟网络。在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从结构、关系、认知3个维度,实证研究结构洞、网络紧密程度两大网络结构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认知的共同性和关系强度对结构特征的调节作用。最终得出结论,结构洞与创新绩效负相关,共同认知削弱了这一负向作用;网络紧密程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共同认知增强了这一正向作用;而关系强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兴市场企业如何推进并进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李自杰 高璆崚 梁屿汀
    2017, 38(01): 62-74. 
    摘要 ( 163 )  
    并进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而现有研究未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从战略选择角度出发,将研究情境因素限定在典型新兴市场企业中,通过搜集和分析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及海外子公司的年报数据,通过面板数据的研究方法创新性的提出了并进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研究框架,并从新兴市场企业海外经验、新兴市场企业高管海外经验、政府支持及高管团队知识结构差异性角度对新兴市场企业并进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成果转化中试风险源研究——基于西北地区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刘波 杨芮 李科
    2017, 38(01): 75-87. 
    摘要 ( 136 )  
    关注西北地区制造业中试环节风险来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识别关键中试风险源,分析其对中试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技术风险源、生产风险源和环境风险源是中试风险的关键来源;三类风险源中技术成熟度、配套技术、资金实力、人员素质、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均对中试风险具有负向显著性影响;其中,配套技术和资金实力具有中介作用;资金实力、政策支持和人员素质等非技术性因素成为影响西北地区制造业中试风险的最关键要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阶段DEA-Windows分析的中国省域创新效率评价
    乔元波 王砚羽
    2017, 38(01): 88-97. 
    摘要 ( 176 )  
    采用三阶段DEA和DEA-Windows 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2014 年我国30 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既剔除了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干扰,又考虑了地区创新效率的时间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剔除环境和随机干扰后,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表明中西部地区在提升创新效率方面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考虑了时间演进特征,各省创新效率都呈现了自身的相对变化,整体来看全国的创新效率演变处于收敛过程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嵌入视角下国内外合作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差异——以中国干细胞研究机构为例
    李文聪 何静 董纪昌
    2017, 38(01): 98-107. 
    摘要 ( 132 )  
    利用中国干细胞研究机构的合著论文数据,分析了科研机构在国际合作网络和国内合作网络中的位置嵌入、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对论文发表数和论文被引频次为代表的科研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科研机构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对科研产出质量有正向影响,在国内合作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则对提高科研产出的数量与质量都有利;在国际和国内合作中,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关系都能够促进科研产出,并且加强与国内合作伙伴的关系更有效;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位置能够显著提高科研产出,但在国内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位置没有明显的优势。研究认为,科研机构应提高国际合作网络的开放性,加强国内合作关系,发挥内外两方面优势,进而提升科研产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未吸收冗余、环境扫描、探索式创新——基于企业内外部因素调节作用的研究
    李宁娟 高山行
    2017, 38(01): 108-119. 
    摘要 ( 187 )  
    基于我国303家制造类企业的调研数据,首先研究了环境扫描在未吸收冗余和探索式创新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继而探讨了企业家导向和产业竞争强度对未吸收冗余和环境扫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环境扫描在未吸收冗余和探索式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单独而言,产业竞争强度负向调节未吸收冗余和环境扫描之间的关系,而企业家导向对这一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同时考虑产业竞争强度和企业家导向时,两者的交互项正向调节了未吸收冗余和环境扫描之间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关系传递的结构嵌入演化与技术创新优势——一个探索性案例研究
    郑方 彭正银
    2017, 38(01): 120-133. 
    摘要 ( 176 )  
    以一家具有典型性的机械工程企业为样本,动态剖析关系传递对结构嵌入演化及相应技术创新优势产生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关系传递会形成产品销售与人力资本双重嵌入的创新理念;主体联结、资源需求和任务导向推动下的关系传递分别以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为起点,实现互构的创新资源共享;结构嵌入的整体演化路径为关系传递到关系再传递到关系整合,关系资产差异性会对具体联结路径产生影响,进而形成目标式和偶发式的创新渠道模式;企业通过关系传递占据多中心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和结构洞位置,从而获取相应的技术创新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后发企业工艺创新战略的演进——以上汽集团工艺创新实践为例
    刘欣 陈松
    2017, 38(01): 134-141. 
    摘要 ( 158 )  
    深入研究了上汽集团工艺创新战略的演进,强调了技术后发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以工艺创新为主导的,以引进先进的制造设备和工艺技术来启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国产化作为企业工艺技术发展的突破口,为了适应和保障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企业不断进行工艺革新和生产流程优化。随着对已有工艺技术范式的深入学习和实践,企业开始注重自主工艺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战略性工艺创新能力的积累,最终在新的技术范式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VA考核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郝婷 赵息
    2017, 38(01): 142-153. 
    摘要 ( 154 )  
    以2009—2013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样本配对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EVA考核实施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EVA考核对不同行业特征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VA考核实施确实提高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研究发现,EVA考核对高技术行业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普通行业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文茜 刘益
    2017, 38(01): 154-165. 
    摘要 ( 194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419 家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2012—2014 年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够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进一步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其技术创新产出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效率;高新技术企业的广告投入强度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技术创新产出向企业竞争力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上级非伦理领导对下级非伦理领导的影响:基于资源消耗理论的视角
    刘晓琴
    2017, 38(01): 166-180. 
    摘要 ( 229 )  
    文章探讨了上级非伦理领导对领导—成员交换和下级非伦理领导的影响。借鉴资源消耗理论的相关文献,将领导—成员交换作为上级非伦理领导和下级非伦理领导之间的中介变量,将道德认同作为调节变量,并因此提出一个中介调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 下级领导施行职场非伦理领导行为源于其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感知;(2) 下级领导道德认同感的高低会调节上级非伦理领导和下级非伦理领导之间的关系,道德认同感低的下级领导更容易转移压力和施行非伦理领导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