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中国企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事实证据
    曲婉 冯海红 李铭禄
    2016, 37(12): 3-18. 
    摘要 ( 214 )  
    全球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中国经济发展也步入新常态,判断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范式转换,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研究分析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和范式转换,并通过对102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进入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2)以规模扩张为基础的外延式增长仍然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3)规模经济性仍然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4)创新活动是决定企业未来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发展范式转换的建议和后续研究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制度创业机制的多案例研究:制度创业策略视角
    迟考勋 项国鹏
    2016, 37(12): 18-32. 
    摘要 ( 156 )  
    中国转型经济所导致的制度变迁,激发了民营企业制度创业行为。制度创业机制的实质是制度创业者实施制度创业策略,克服各种制度创业约束,为新的创业主张获取合法性的过程。因此,制度创业策略视角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制度创业机制。把中国民营企业制度创业分为完善型和开拓型,制度创业策略划分为话语策略、理论化策略、社会网络策略、文化策略,紧密结合3 个不同的制度创业阶段,通过对吉利汽车、征途网络、春秋航空、阿里巴巴这4 个公司的多案例研究,构建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制度创业机制的探索性理论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论与方法
    生命周期视角下国际合著论文的国际化水平测度研究
    范杜芳 周密 丁仕潮
    2016, 37(12): 33-40. 
    摘要 ( 148 )  
    国际科研交流与学术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一体化、科技全球化下的必然要求。高校国际化水平测度和科研人员的国际合作绩效评价中经常使用国际合著论文指标。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将国际合著论文的国际化水平定义为论文在“生产—发表—利用”3 个不同生命阶段中对科学领域产生的国际影响程度。通过对国际合著论文在3个生命阶段中的国际化水平测度,用TOPSIS法建立了国际合著论文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动态能力一定会带来创新绩效吗?———不确定环境下的多层次分析
    付丙海 谢富纪 韩雨卿 李婧媛
    2016, 37(12): 41-52. 
    摘要 ( 242 )  
    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从多层次视角引入动态能力,分析其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对我国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利用长三角232家新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动态管理能力、企业动态能力均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网络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呈现出U 型影响;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动态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企业动态能力、网络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可见度视角下企业绿色响应驱动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
    李冬伟
    2016, 37(12): 53-61. 
    摘要 ( 149 )  
    借助自行构建的基于环境管理过程特征的企业绿色响应具体实践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企业绿色响应实践划分为不履行、被动履行、主动履行、环境优秀以及领导优势等5 种类型,反映了企业从消极回避到积极应对的环境管理程度及实践现状;进一步多元回归与分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环境组织可见度与环境问题可见度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环境响应,验证了环境可见度是预测企业绿色响应战略的重要要素,且在高环境敏感度与低环境敏感度行业中对绿色响应的驱动作用存在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科技与创新
    基于知识转移生态演化的产业技术创新协调研究
    龙跃 顾新 张莉
    2016, 37(12): 62-72. 
    摘要 ( 158 )  
    为提高产业技术创新中知识资源配置效率,融合了效用、生态位、知识管理等理论设计,基于知识转移生态演化的产业技术创新协调模式,基于改进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建立知识投入产出效用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 构建知识转移生态关系模型,结合定性与数值算例分析了联盟纳什均衡与帕累托均衡下的成员知识投入量,并揭示了存量知识、增量知识、联盟知识之间生态关系演化机理。研究表明: 增量知识、知识转移能力系数、知识转移意愿系数等对成员知识转移演化均衡及投入产出效用的影响较大,通过以增量知识为核心动力,协调联盟中3 类知识转移能力系数和意愿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知识共生关系,有利于推进知识的有序增长,提高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成员及联盟效用的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贸易便利化影响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吗———基于2002—2014 年省级面板样本的检验
    殷宝庆 肖文 刘洋
    2016, 37(12): 73-81. 
    摘要 ( 183 )  
    以Wilson& J& S,& Mann7 C& L,& Otsuki7 T 的测算方法为基础,构建贸易便利化的新指标体系并测度了中国2002—2014 年26个省级样本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贸易便利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地区与行业差异性。研究结论表明:贸易便利化水平在不同地区间差异明显,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格局;从地区层面上来看,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西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较东部地区更为明显;从产业层面上来看,贸易便利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较低技术产业更为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创业激情对创业成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周键
    2016, 37(12): 82-91. 
    摘要 ( 149 )  
    创业企业属性特征决定了创业者成为影响其成长的关键因素。作为创业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创业激情能够帮助创业者识别潜在的信息资源和开发创业机会,在创业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借鉴情绪传染理论,构建了创业激情、自我效能感、管理强度与创业成长的理论模型,并通过285份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创业激情有助于创业企业绩效的提升,管理强度在创业激情与成长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个体特质,对创业激情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意味着更有可能感染他人,塑造一种更加强烈的氛围,其创业激情对管理强度的作用关系更为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以创业拉动就业政策分析———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
    白彬 张再生
    2016, 37(12): 92-100. 
    摘要 ( 173 )  
    政府正确制定和设计创业拉动就业的政策体系是促进创业主体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实现创业拉动就业政策目标的关键因素。在政策工具的视域下进行创业拉动就业政策的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选取2008—2015年间33个创业拉动就业的政策文本作为分析样本,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结合创业周期维度和政策客体维度构建三维政策分析框架,以该框架为引导分析样本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创业拉动就业政策体系的路径和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学习环境下员工信息素养对创造力的影响——知识分享行为的调节作用
    张伶 聂婷 高伯任
    2016, 37(12): 101-110. 
    摘要 ( 153 )  
    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理论,验证员工信息素养与创造力的关系,探讨知识分享行为在组织学习与员工信息素养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采集中国内地30个地区505名知识型员工的调查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提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组织学习与员工信息素养呈显著相关,员工信息素养与员工创造力呈显著相关,员工信息素养在组织学习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知识分享行为在组织学习与员工信息素养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关联性、朋友网络范围、网络地位与工作意义——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赵颖
    2016, 37(12): 111-124. 
    摘要 ( 174 )  
    对于工作意义形成机制的研究已从员工个体特征(动机、信念等因素)转向了社会关系视角,关注于企业中同事、领导、朋友对员工工作意义的影响。然而,基于社会学“组织现场理论”的分析发现:建立在客观的工作联系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才能有效地影响员工工作意义感知。据此建立起“工作关联性、朋友网络范围、网络地位与工作意义”间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关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及相关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工作关联性正向影响朋友网络范围,朋友网络范围正向影响工作意义,但是朋友网络地位调节了朋友网络范围与工作意义间正向关系的强度——朋友网络地位越高(即员工与较高层级成员间人际关系越紧密)则朋友网络范围对工作意义的影响越弱。实践启示是:企业应通过员工之间横向工作间的紧密联系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意义感,而不是企业文化宣贯、领导、全员范围内的大型集体活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伦理型领导、组织认同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特质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
    李根强
    2016, 37(12): 125-135. 
    摘要 ( 193 )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UPB)对企业声誉和社会利益造成严重危害,设法防止UPB的发生显得尤为迫切。基于组织认同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通过对489 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包括这一机制中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特质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以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与UPB呈倒U型关系;组织认同在伦理型领导和UPB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特质调节焦点调节了伦理型领导与UPB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研究———上级与下属双向沟通视角
    张振刚 李云健 宋一晓
    2016, 37(12): 136-148. 
    摘要 ( 154 )  
    “反馈”是上级与下属互动沟通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助于促进上级对下属工作的监管,还能够帮助员工修正工作行为。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从上级反馈提供与下属反馈寻求双向视角出发,对265 名在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上级发展性反馈有助于促进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和变革行为;(2)积极主动寻求反馈的下属会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变革行为,并且下属反馈寻求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变革行为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3)工作年限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下属反馈寻求—员工变革行为”中介模型的第一阶段起着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即工作年限越长,上级发展性反馈对下属反馈寻求的影响作用越强;而在直接效应和第二阶段起着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即工作年限越短,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作用越强,下属反馈寻求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作用越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体—组织匹配、内隐协调对跨功能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的调节效应
    赵武 李馥萌 高樱 秦鸿鑫
    2016, 37(12): 149-160. 
    摘要 ( 168 )  
    在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改革发展新阶段,构建跨功能团队成为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开发与培养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也因此受到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内27家中小科技型企业的75个跨功能团队的深入调研,将内隐协调引入个体—组织匹配与跨功能团队创造力关系中,探讨个体—组织匹配对跨功能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并将内部人身份感知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组织匹配度越好、内隐协调水平越高,越容易激发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个体—组织匹配通过内隐协调对跨功能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效果显著;成员内部人身份感知程度越高,内隐协调在个体—组织匹配与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据此,提出了跨功能团队创造力提升的针对性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元领导对新员工社会化适应与创新的双路径影响研究
    罗瑾琏 胡文安 钟竞
    2016, 37(12): 161-173. 
    摘要 ( 231 )  
    基于双元领导理论、创新理论和组织社会化理论,旨在探究双元领导对新员工社会化适应与创新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以354名企业新员工为调查对象,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双元领导与新员工创新行为和任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双元领导与新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角色清晰在双元领导与任务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领导力对双元领导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和角色清晰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效应。最后,对研究结果和研究意义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