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高校研发合作网络位置与技术成果转移——技术转移中心的调节作用
    孙玉涛 刘小萌
    2018, 39(08): 3-12. 
    摘要 ( 637 )   PDF(725KB) ( 398 )  
    作为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高校利用研发合作网络整合外部资源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已被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以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以中国136 所高校为研究样本构建高校研发合作网络,并对高校网络位置、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成果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校在研发合作网络中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对技术成果转移均具有显著地正向促进作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规模对上述关系具有显著倒U型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科技与创新
    基于专利计量的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国际技术合作特征研究
    刘云 闫哲 程旖婕 叶选挺
    2018, 39(08): 13-25. 
    摘要 ( 512 )   PDF(1993KB) ( 333 )  
    在建立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国际合作专利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专利关联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世界各国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发展潜力、发展现状和合作效果进行分析,以把握该领域国际合作特征,揭示我国的优势和差距。结果发现:(1) 美国在该领域拥有最强的技术创新及国际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德国与中国台湾则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 亚、欧两洲因集群创新成为国际技术合作较成功区域,但集群内合作研究领域的趋同性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合作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知识产权的实证证据
    周密 申婉君
    2018, 39(08): 26-39. 
    摘要 ( 491 )   PDF(906KB) ( 310 )  
    基于2000—2014 年省际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门槛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1) 研发投入强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过程中存在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门槛效应,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下研发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2) 门槛值及门槛效应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均存在区域性差异,除东部地区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会抑制研发投入的作用发挥之外,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都表现为跳跃式发展,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研发投入促进作用微弱、达到第一门槛值后作用明显、达到第二门槛值后促进作用大大提高的跳跃式路径,但仍有许多地区未达到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控有助于最大化发挥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为切实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应更强调阶段与地域的针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创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探索及实证研究
    孙永磊 宋晶 陈劲
    2018, 39(08): 40-52. 
    摘要 ( 622 )   PDF(742KB) ( 795 )  
    创造力是创新的前提,也是支撑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要素,组织的创造力如何培育、影响创造力产生的因素有哪些等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研究组织创造力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之上,首先应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3 次深度访谈和编码,发现变革型领导、知识获取、心理授权、促进定向、组织沟通、创新氛围、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8 个因素是影响组织创造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以我国企业创新的实践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调研,收集北京、天津、西安等地325 份有效问卷,以实证的方式检验这8 个因素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织沟通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市场导向与组织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变革型领导、知识获取、心理授权、促进定向、创新氛围和企业家导向均有利于促进组织创造力的形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客户异质性与稳定性对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柳卸林 周聪 葛爽
    2018, 39(08): 53-68. 
    摘要 ( 697 )   PDF(854KB) ( 293 )  
    基于创新生态视角,探究了客户异质性和稳定性对于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客户异质性有效促进了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而客户稳定性抑制了核心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同时也发现,核心企业的创新环境及企业年龄调节了客户异质性和稳定性与核心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产品开发视角下高管结构型社会资本对组织学习的影响——基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研究
    李梓涵昕 王侃 李昌文
    2018, 39(08): 69-81. 
    摘要 ( 437 )   PDF(902KB) ( 225 )  
    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不同类型组织学习的影响效应存在矛盾,社会资本对组织学习的影响效应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基于新产品开发视角,探索高管结构型社会资本对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的影响。采用来自352 家广东省企业样本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高管结构型社会资本对于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效应不尽相同,其中高管行业内互动对利用性学习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行业间互动显著地正向影响探索性学习。此外,结构型社会资本对于组织学习的影响,以及组织学习对于新产品绩效的影响,显著地受到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的调节。高水平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情况下,高管结构型社会资本对于组织学习的影响加强;探索性学习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也得到强化;利用性学习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被削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系统回顾: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袁剑锋 许治
    2018, 39(08): 82-99. 
    摘要 ( 729 )   PDF(2162KB) ( 351 )  
    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已经开展几十年,但已有研究还比较碎片化,缺乏系统梳理和统一的理论认识。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结合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收录的1985—2017 年孵化器领域国际研究文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该领域研究文献发展脉络、最高产国家分布、产量最高期刊分布、最高产作者,以及主要理论视角等方面展开全面分析;并从孵化器为什么存在、孵化器类型、孵化过程、孵化模式、孵化机理、孵化绩效6 个方面,重点分析当前孵化器研究热点议题。最后,从研究情境、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重要议题4 个方面系统总结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型经济下破坏性技术创业及其合法性演化研究——MX公司纵向案例分析
    王志玮 叶凌峰 吴清 吴炳德
    2018, 39(08): 100-114. 
    摘要 ( 556 )   PDF(1984KB) ( 326 )  
    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的方法,考察了MX公司24 年破坏性技术创业过程及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合法性要求以及获取途径,并构建了破坏性技术创业合法化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中国情境下的破坏性技术创业注重技术与市场的匹配,并通过后续的渐进改善实现对主流市场的颠覆,其成长路径经历了“非主流市场→技术积累→主流市场”的过程。此外,破坏性技术创业在构思阶段、商业化阶段和成长阶段等3 个不同时期中,合法性要求及其获取途径皆存在动态差异性。合法性要求从规范合法性演变为认知合法性,最后演变成规制合法性。相应地,破坏性技术创业企业可以依次通过采取选择环境、控制环境和依从环境的策略来获取相应的合法性,从而获得成长所需的资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教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差错管理氛围的跨层次效应
    王艳子
    2018, 39(08): 115-129. 
    摘要 ( 638 )   PDF(847KB) ( 812 )  
    教练型领导挑战了传统的以领导为中心的管理风格,是领导行为研究领域的最新热点问题。教练型领导将自身定位为“教练”而不是“老板”,把培养下属、促进下属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作为领导的重要职能。通过对92 位领导和588 位员工有效配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教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差错管理氛围和心理资本在它们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起到跨层次的调节作用,即差错管理氛围越高,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结果表明,考虑差错管理氛围和心理资本2 个因素,可以更好地揭示出教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也符合个体行为是多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结果的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基于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双路径分析
    杨皖苏 杨善林
    2018, 39(08): 130-144. 
    摘要 ( 631 )   PDF(1855KB) ( 761 )  
    建立基于工作情境特质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产生的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双路径整合模型,并探索工作资源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以408 名企业一线员工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源通过支持路径促使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阻断性压力源通过压力路径促使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支持路径影响压力路径;工作资源越充足,挑战性压力源与组织支持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阻断性压力源与组织压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员工主动性人格越明显,组织支持与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但组织压力与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受员工主动性人格特质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团队绩效:凝聚力、心理资本及心理权利的作用
    周如意 龙立荣 张军伟
    2018, 39(08): 145-160. 
    摘要 ( 563 )   PDF(1035KB) ( 796 )  
    考察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效果、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基于76 名团队领导及其所属的329 名团队成员的有效配对问卷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 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团队绩效正相关;(2) 团队凝聚力中介了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3) 团队领导心理资本以及团队成员心理权利在其中发挥调节效果,不仅调节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团队绩效的正向影响,还调节了团队凝聚力的中介作用,当团队领导心理资本较低以及团队成员心理权利较高时,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团队绩效的正向影响以及团队凝聚力的中介作用均不显著,反之,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