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基于关键词演进的我国科技评价学科发展研究
    李强 赵一方 黄岑
    2019, 40(01): 3-19. 
    摘要 ( 795 )   PDF(3505KB) ( 1532 )  
    科技评价作为科技政策学的重要领域,其发展脉络的梳理对于前沿判断和趋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尝试从高影响力国内期刊论文和高产作者入手,通过对关键词演进的回溯分析,以领域方向关键词簇群的形式直观地描绘出研究领域的发展与分化,并结合对杰出高产作者代表作主题词的相关性分析,以学科树的形式给出我国科技评价学科的脉络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政策体系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动态影响——基于政策执行视角
    黄倩 陈朝月 樊霞 许治
    2019, 40(01): 20-33. 
    摘要 ( 710 )   PDF(3222KB) ( 1059 )  
    评估基础研究政策对基础研究投入的有效性,改善基础投入不足的现状及完善基础研究政策意义重大。依托COPA政策分析框架,通过对我国1972—2017 年的276 条基础研究政策进行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向量自回归,构建了基础研究政策的行政年历,分析了基础研究政策COPA框架的演化规律及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内容侧重项目管理和人才培养忽视设施建设,形式以效力较低的通知、办法居多,力度有待提高。实证结果表明,基础研究核心政策COPA框架对基础研究投入影响显著,项目管理及人才培养对其影响逐渐减小,政策形式、力度及国务院反之,针对性改进COPA 4 方面有利于解决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不足而导致的原创性成果不足的现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创新团队内部创造力传导机制研究——基于创新过程视角
    王晓红 徐峰
    2019, 40(01): 34-50. 
    摘要 ( 694 )   PDF(908KB) ( 1098 )  
    基于创新过程视角,从个体层面的创新过程投入以及组织层面的程序公正,自上而下地探索了知识创新团队内部创造力传导机制。通过问卷调研获得了分布在49 个团队的301 对上下级配对数据,并且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检验了所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领导者创造力与员工创造力显著正相关;创新过程投入在领导创造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并且领导创造力通过创新过程投入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受到程序公正的正向调节;当程序公正程度较高时,这一间接效应显著。最后讨论了理论意义与管理实践启示,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犹不及: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多重作用机制分析
    刘子諝 周江华 李纪珍
    2019, 40(01): 51-64. 
    摘要 ( 764 )   PDF(777KB) ( 1094 )  
    基于附加效应视角和效率视角,旨在探讨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使用全国高新区高成长企业数据库中4 年面板数据检验假设,并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及工具变量二阶段回归控制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合作。同时,补贴负向调节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但正向调节创新合作与产出的关系。综合以上,补贴与创新产出之间是倒U型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研究
    刘云 王小黎 白旭
    2019, 40(01): 65-88. 
    摘要 ( 654 )   PDF(1468KB) ( 1066 )  
    基于复杂系统和社会网络等多个理论视角,对3D 打印全球创新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借鉴相关模型,构建了3D 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模型;基于271 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3D 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形成和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是全球创新网络形成和演进的前提条件,通过影响网络主体需求和创新资源流动来影响3D 打印企业的创新合作,进而影响了3D 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形成和演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战略与政策
    创新环境评估研究综述:概念、指标与方法
    赵彦飞 陈凯华 李雨晨
    2019, 40(01): 89-99. 
    摘要 ( 800 )   PDF(667KB) ( 1212 )  
    创新环境对整个创新系统的良性运转起到支撑作用,是改善创新效率、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应该作为国家创新调查的重要内容。鉴于前人对于创新环境评估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从创新环境概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入手,在回顾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其内涵、构成要素,并总结出几类典型的指标体系和测量方法。结果发现,创新环境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而且涉及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政策与法规等要素条件,总体上可以分为软性环境和硬性环境2 类;目前对于创新环境评价存在以综合指标体系的直接评价和以计量模型分析的间接评价2 种范式;运用综合指标体系评价创新环境水平的较少,学者多以计量模型来分析创新环境作为重要因素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因此缺乏面向整个创新环境情况的评价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论与方法
    组织惯例研究的主流框架探索和未来研究趋势分析
    孙永磊 宋晶 陈劲
    2019, 40(01): 100-112. 
    摘要 ( 659 )   PDF(1277KB) ( 1169 )  
    惯例被认为是组织完成工作的主要方式,是维持和协调组织运行的核心要素。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惯例研究的主流文献进行搜集和筛选,共得到109 篇核心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之间引用关系的深入分析,发现现有惯例的研究相对集中于少数核心文献之中,研究视角和研究框架相对聚焦,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现有惯例的主流研究框架进行探索和识别,发现并确定了惯例的2 个构成维度:行为模式和规范共识;3 个作用功能:协调控制、决策辅助和知识整合;以及拥有效率性、适应性、演化性、开拓性等特征。最后,在对惯例主流研究框架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惯例领域的4个未来研究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华为、思科技术搜索策略演化研究——基于技术位的分析
    刘凤朝 冯雪 赵良仕
    2019, 40(01): 113-123. 
    摘要 ( 702 )   PDF(1019KB) ( 1088 )  
    搜索策略的选择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从生态学“适应性景观图”的视角出发,基于技术位这一概念构建“搜索范围、搜索深度、搜索价值”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MATLAB 将技术位落至实际操作层面,并以华为、思科2005—2015 年申请的USPTO 专利为例,描述2 家企业技术搜索策略演化的特征及差异。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华为和思科均以本地搜索为主、远程搜索为辅,且思科的技术搜索价值普遍高于华为,技术布局更有影响力。搜索价值与搜索范围、搜索深度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明显。对于高价值技术位的深入挖掘程度,两家企业均不够充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环境下的战略柔性对新产品绩效影响研究
    沈奥 江旭
    2019, 40(01): 124-136. 
    摘要 ( 705 )   PDF(787KB) ( 991 )  
    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是影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和制度理论,探究了影响企业新产品绩效的因素。主要从组织合法性和政府支持对企业战略柔性与新产品绩效的影响出发,阐明企业动态能力在何种制度条件下对新产品开发的作用最优。采用272 家企业双份调研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高度的战略柔性能促进企业的新产品绩效;高水平的组织合法性和政府支持均有利于提升战略柔性对新产品绩效的促进作用;基于三项交互的分析表明,战略柔性、组织合法性与政府支持的不同配置将对新产品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生态视角下小微企业异质性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兰军 严广乐 王倩
    2019, 40(01): 137-149. 
    摘要 ( 795 )   PDF(770KB) ( 1032 )  
    基于创新生态中创新主体之间的互补和依赖特征,结合创新生态观、资源基础观等相关理论,探讨核心企业异质性资源对其创新活动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并利用463 家新三板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 研发投入不利于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 客户集中度有效促进了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3) 供应商集中度有效抑制了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4) 政府补贴不利于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5) 政府补贴在研发投入、客户集中度、供应商集中度与小微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均表现出激励作用,但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规蹈矩”更有利可图吗?国际化节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周荷晖 陈伟宏 蓝海林
    2019, 40(01): 150-149. 
    摘要 ( 647 )   PDF(831KB) ( 1053 )  
    在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下,国际化扩张模式和企业绩效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目前相关的研究仍比较匮乏。由于高管团队特征在解释国际化扩张模式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情境作用,结合信息加工理论与高层梯队理论,基于2008—2016 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构建了一个国际化节奏、TMT 特征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权变模型。结果表明:企业不规则国际化扩张模式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TMT 年龄与TMT 任期增强了企业不规则国际化扩张模式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而TMT 教育水平与TMT 国际经验则削弱了企业不规则国际化扩张模式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看好”与“做好”:内隐原型交互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孔茗 袁悦 钱小军
    2019, 40(01): 165-164. 
    摘要 ( 685 )   PDF(777KB) ( 1025 )  
    内隐原型(内隐领导原型和内隐追随原型)源于内隐理论,反映了个体对角色的积极期望,在领导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内隐理论为主要依据,将内隐领导原型和内隐追随原型同时纳入模型且聚焦原型匹配对员工行为(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本土5 家企业的239 名员工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内隐原型匹配与员工行为显著正相关,具体地,内隐追随原型匹配与内隐领导原型匹配的交互效应与员工行为显著正相关,并且领导—成员交换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