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人工智能对老龄化背景下制造业劳动力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李舒沁, 王灏晨
    2021, 42(07): 3-17. 
    摘要 ( 434 )  
    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缺口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已引发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度关注。工业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应用于制造业的具体体现之一,其大规模使用对劳动力所产生的替代效应、所替代的劳动力规模和类型以及能否缩小乃至填补由老龄化加剧所引发的劳动力缺口成为主要关注问题。通过回归方法分析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与劳动力技能比之间的关系,基于德国、美国和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情境计算各情境下工业机器人对我国劳动力的影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与劳动力缺口进行比较,从而研究得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技能比与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工业机器人年销量高增速情境能更好地收窄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缺口,在2035年时有望填补缺口。建议从工业机器人发展对劳动力的积极作用角度出发,鼓励产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源价值,并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水平和高端化水平,创造更多工作岗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基因视角下的技术融合机会发现研究
    王艳, 苗红, 李欣, 黄鲁成, 吴菲菲
    2021, 42(07): 18-34. 
    摘要 ( 149 )  
    如何从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过程中发现技术机会,预测具有创新性的技术组合关系,对企业进行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具有重要价值。针对现有研究仅从本领域识别技术机会以及传统外推方法预测结果局限性、数据时滞导致的结果失准等问题,提出以功能需求为导向,在广泛获取多领域技术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实现面向未来的技术融合机会研究,并建立了系统的知识基因视角下的技术融合机会研究框架,提高了技术机会发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采用结构主题模型(structural topic model,STM)方法从在线评论中提取产品功能需求,作为技术基因表达的性状特征;其次,将主—谓—宾(subject-action-object,SAO)短语与技术—关系—技术(technology-relationship-technology,TRT)短语语义分析方法相结合,从专利中提取多领域技术基因,获取技术基因特征要素并完成基因库构建;最后,采用STM方法识别专利中具有融合倾向的技术类别,将其与基因库中的技术要素进行比对,结合专家知识从基因库中筛选具有融合倾向且具有表达为产品性状特征潜力的目的基因,作为潜在技术融合机会,并将目的基因与产品原有技术方案融合,验证技术融合机会。以老年智能可穿戴式跌倒报警产品为研究对象挖掘出85个具有融合前景的目的基因,即85个技术融合机会,结果表明,知识基因的引入提高了技术融合创新过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预测结果更精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社交电商品牌权益价值共创机制研究
    王淑翠, 宣峥楠, 孙兰, 王宏莉
    2021, 42(07): 35-52. 
    摘要 ( 153 )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快速演进,社交电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为互联网用户即线上消费者参与企业创新过程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即用户通过文字等表达品牌认知和参与品牌营销等方式,成为用户参与品牌权益价值共创的社交电商新趋势。在回顾了价值共创理论视角下品牌权益的相关研究之后,总结了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企业品牌权益特性,并结合CBBE模型及SICAS模型提出了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品牌权益价值共创机制模型,探讨品牌权益价值共创的构成维度和影响因素,尝试打开用户参与社交电商企业创新的过程“黑箱”。最后,采用扎根理论对小米品牌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社交电商时代用户与企业价值共创和品牌权益研究提供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如何驱动创新绩效?——基于31 个省市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唐开翼, 欧阳娟, 甄杰, 任浩
    2021, 42(07): 53-72. 
    摘要 ( 186 )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以及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战略。基于创新生态观,以我国31 个省市为案例样本,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创新绩效的协同机制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 充足的人力资源是驱动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缺乏研发经费是导致非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2) 存在四条驱动高创新绩效的路径:知识创新主体—人力资源型、技术创新主体—研发经费型、知识创新主体—均衡型和技术创新主体—均衡型,进一步可归纳为“主体—资源”双重驱动型和“主体—资源—环境”均衡驱动型两类协同创新策略。非高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有三条,且与高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3) 在一定条件下,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4)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策略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以“主体—资源—环境”均衡驱动型为主、中西部以“主体—资源”双重驱动型为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论与方法
    有意义的创新:决策框架、认知基础与赶超路径
    曲冠楠, 王璐瑶, 陈劲, 郭彬
    2021, 42(07): 73-86. 
    摘要 ( 176 )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索系统性赶超的企业创新路径,已经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议题,以“意义”为基础的企业创新战略开始获得关注。在有意义的创新范式下,研究关注企业创新战略的决策框架、认知基础与赶超路径:构建基于意义的企业决策框架并系统论述框架中各空间场域的特征与意义;探索以价值理性为核心的意义管理认知基础,提出系统化运用整合思维、反领域思维、反思思维与启发思维是企业发现与管理创新意义的关键;强调以意义为核心的认知与决策框架有利于创新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全面提升,实现基于范式跃迁的系统性超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我国中药发明专利质量提升路径——基于专利委托代理视角的实证研究
    朱雪忠, 李艳
    2021, 42(07): 87-105. 
    摘要 ( 74 )  
    将中药专利保护落到实处,是加强中药新药创新能力建设、为健康中国做贡献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中药发明专利数量与质量不协调的问题,引发了普遍担忧。聚焦于专利委托代理环节,首次将专利代理师“姓名”信息与其“专业”信息链接,实证分析了中医药专业背景的专利代理师队伍培养现状及其对中药发明专利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中医药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系统,委托中医药及相近专业背景的专利代理师,能够显著提高中药发明专利质量。但是,50%以上的国内申请人的中药发明专利,是由专业背景为机械、电子、半导体等与中医药专业相距较远的专利代理师所代理。中医药专业背景的专利代理师依然极度匮乏,严重制约我国中药发明专利质量提升。建议国家从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有组织、有规划地落实中医药专业背景专利代理师的培养,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中医药专业背景者从事专利代理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越轨创新的影响: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魏龙, 党兴华, 肖瑶
    2021, 42(07): 106-120. 
    摘要 ( 114 )  
    伴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转换,积极的嵌入在全球开放式的创新网络中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越轨创新作为隐蔽性的创新实践,目前研究鲜有考虑组织间关系不均匀分布的分裂断层现象及其衍生的隐蔽性变革行为。将断层概念从团队层面扩展至网络层面,探究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越轨创新的影响,分析惯例更新在分裂断层与越轨创新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资源拼凑的调节作用。结合计算机行业的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惯例更新与资源拼凑的多维匹配是实现越轨创新的支撑条件;分裂断层作为成员间共享经验差异引起的整体网络分化倾向,对越轨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惯例更新在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与越轨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资源拼凑在分裂断层与惯例更新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而在惯例更新与越轨创新之间调节作用不显著,但提升了惯例更新在分裂断层与越轨创新间的中介作用,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责任型领导对员工责任式创新的涓滴效应——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解释
    戴万亮, 路文玲
    2021, 42(07): 121-138. 
    摘要 ( 107 )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结合我国责任式创新发展现状,构建一个跨层次的第二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深入剖析责任型领导对员工责任式创新的跨层次影响,并分别解析了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与员工长期导向在此过程中起到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以62 个团队370 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26.0、Mplus7.4 等统计软件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责任型领导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涓滴效应,即责任型领导对员工责任式创新具有跨层次的正向影响;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在责任型领导与员工责任式创新关系间扮演中介作用,解释了责任型领导涓滴效应的作用机制;从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出发,员工的长期导向不仅可以正向调节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对员工责任式创新的影响,而且可以调节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的中介作用。最后,结合研究结论,阐述了研究对责任式创新理论发展的意义,并对管理者如何促进员工责任式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谦卑的管理层能否促进企业研发?——产权差异视角下的多重边界效应研究
    张金涛, 雷星晖, 苏涛永
    2021, 42(07): 139-156. 
    摘要 ( 88 )  
    近年来,领导谦卑行为对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但一直缺乏对有效情境的探讨。更重要的是,以往研究普遍聚焦于团队与个人层面,缺少从组织层面考察领导谦卑行为对创新的影响。从产权差异视角研究风险承担与行业竞争对管理层谦卑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边界效应。以在沪深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谦卑的管理层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这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地,当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高以及非国有企业面对较弱的行业竞争时,谦卑的管理层会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地,当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面对较强的行业竞争时,谦卑的管理层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产权性质差异情境下,管理层谦卑行为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均衡还是失衡?信息型子团队均衡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理研究——亲社会动机的调节作用
    张新星, 刘新梅
    2021, 42(07): 157-172. 
    摘要 ( 77 )  
    基于分类加工模型,探讨了亲社会动机情境因素下,建设性争辩作为中介的信息型子团队均衡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影响机制研究。运用96 个研发团队、533 名团队成员的样本数据分析,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团队亲社会动机下,信息型子团队均衡能够促进建设性争辩;建设性争辩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高团队亲社会动机下,信息型子团队均衡会通过促进建设性争辩提升团队创造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