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战略与政策
    面向金字塔底层的包容性创新政策研究
    邢小强 赵鹤
    2016, 37(11): 3-10. 
    摘要 ( 185 )  
    作为为广大处于金字塔底层的低收入群体提供机会来平等参与市场并获取收益的新的思路、模式与方法,包容性创新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明确的政策与执行计划。为此,首先阐述包容性创新的内涵及其制约因素,进而归纳了中国、印度与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包容性创新政策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更为系统完整的包容性创新政策体系,旨在既能激励企业与科研院所等外部主体针对低收入群体进行创新,又能支持低收入群体自身参与创新和享受创新成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对企业创新的补助是越多越好吗?
    张彩江 陈璐
    2016, 37(11): 11-19. 
    摘要 ( 189 )  
    在新常态下,发展更需要创新,政府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补助是否越多越好呢?利用2010—2014年珠三角上市创新型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创新活动的高风险、高转换成本、正外部性特点,创新型企业倾向于用内源融资进行研发;在外源融资中,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补助对债权融资的挤出效应最为明显;政府补助在适当的区间内,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若补助过多,会挤出企业用于研发的其他资金投入,并不能起到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管理创新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陈伟
    2016, 37(11): 20-33. 
    摘要 ( 264 )  
    分析了美国能源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并以美国能源部专业管理机构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为例,对其工作边界定义、运营管理模式、立项实施流程、评估模式及内外部协调机制等管理创新经验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我国能源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科技与创新
    基于SIPO专利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其合作网络结构演化研究———以ICT 产业为例
    高霞 陈凯华
    2016, 37(11): 34-43. 
    摘要 ( 185 )  
    以我国ICT 领域产学研联合申请的SIPO 授权专利为样本,按照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组织类型区分产学研合作模式,首先从宏观上分析比较我国ICT 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演进路径;然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微观上研究产学研合作网络整体结构及其时空演化,进而对产学研合作深度、广度及效率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ICT 产业的创新主体已由大学转变为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经历了由以大学、研究所为核心的合作模式到以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的转变。产学研合作网络呈逐渐增大趋势,且整体上表现出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网络集聚程度较低,但网络连接效率较高。说明我国ICT 产业中参与合作研发的大学、研究所、企业数量日益增多,知识转移效率较高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已形成,这为充分调动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开展更加广泛、紧密、深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纵向动态视角下T-KIBS创新轨迹研究
    赵武 王珂
    2016, 37(11): 44-54. 
    摘要 ( 163 )  
    创新模式变革、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服务知识化并推动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即KIBS的发展。现阶段对于特定类型的KIBS的创新轨迹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对T-KIBS的进一步讨论有其必要性。基于T-KIBS的复杂性与动态性特点,采用静态研究方法会产生研究偏差,故从纵向动态视角出发,通过纵向案例的研究设计对微信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了T-KIBS的创新轨迹变化过程。在综述KIBS 与创新轨迹理论的基础上,从微信纵向发展与演进的视角出发,将其创新轨迹界定为用户参与式创新、外部参与式创新、平台创新及跨平台创新4个阶段,以期揭示出以微信业务为代表的T-KIBS的创新轨迹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研究——以教育部首批认定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许治 黄菊霞
    2016, 37(11): 55-67. 
    摘要 ( 169 )  
    组建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重要前提,以教育部首批认定14 家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联合申请专利和合著论文为样本构建合作网络,对比分析组建前后合作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4 家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后,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深度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合作广度方面变化较小,成员单位合作也多为两两线性合作关系,且不少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并不是已有合作网络的中心节点。提高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参与度,鼓励高校参与已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提高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的深度与广度,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破除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载体,而非将其视为获取资源的途径,应是今后协同创新中心发展需关注的方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规制、实际汇率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张峰 薛惠锋
    2016, 37(11): 68-82. 
    摘要 ( 112 )  
    “中国制造2025”促使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制造业,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通过选取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因素为研究视角,在分别测度环境规制、人民币实际汇率历史变动趋势及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显性对比优度指数辨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时序发展态势,进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及预测方差分解检验制造业环境规制、实际汇率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其短期动态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驱动力不足,尤其是针对制造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措施亟需调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福利效应相对显著,而汇率升值背景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成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点,其动态响应呈短期内“适应调整”与远期“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可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造成负向冲击,而长期则呈正向效应,但其投资增速会被进一步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Web2.0情境下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藏研究
    尚玉钒 徐珺 赵新宇 许夏陆
    2016, 37(11): 83-94. 
    摘要 ( 165 )  
    以调节焦点理论为基础,探讨高校科研团队中领导语言框架对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多地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调研。以217份有效数据为样本进行假设检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领导语言框架对知识隐藏有显著影响;团队成员情境调节焦点中介了领导语言框架与知识隐藏间的关系;Web2.0 情境能够有效调节情境调节焦点对知识隐藏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产能合作”:制造业海外市场战略转换方向?———“战略价值”与“微观绩效”的评估分析
    熊勇清 李鑫
    2016, 37(11): 95-103. 
    摘要 ( 159 )  
    “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应对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际贸易格局调整的新探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品输出型海外市场模式面临的“三种双向压力”等现实困境,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价值,应用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等国际产能合作重点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实施的预期绩效。结果表明,国际产能合作在引领中国制造业海外市场模式转型方面具有显著的国家层面“战略价值”,但是企业层面的“微观绩效”影响比较复杂,“市场嵌入”和“文化嵌入”对于“微观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嵌入”则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国际产能合作代表了我国制造业海外市场战略转换方向,但是不应片面追求海外“生产性资产”扩张,而是要以“生产嵌入”作为“载体”和“纽带”,以“市场嵌入”和“文化嵌入”作为战略重点,以此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的“微观绩效”,并谋求国际产能合作的国家层面的“战略价值”与企业层面的“微观绩效”契合统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员工前摄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跨层次研究
    徐建中 朱晓亚
    2016, 37(11): 104-116. 
    摘要 ( 543 )  
    当今,团队已成为动态环境下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基本组织架构,而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一直是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关注焦点。为此,以装备制造企业的不同团队或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将领导—部属交换、团队社会网络异质性及联系强度纳入到员工前摄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中,构建了多层次概念模型。通过对13 家装备制造企业113 个团队的领导与员工的调查,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前摄行为的2 个层次(个体前摄行为、团队前摄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和联系强度在员工前摄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均起部分中介效应;高质量的领导—部属交换能够强化员工前摄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众筹融资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
    刘志迎 石磊 马朝良 武帅
    2016, 37(11): 117-127. 
    摘要 ( 281 )  
    互联网金融刚刚兴起,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中一种正在兴起的创新性项目筹资方式,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急需要深入探究。综观现有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少且较为分散。众筹融资绩效是创新项目发起人关心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对众筹的定义及内涵做了综述并给出了相应的界定,从众筹机理、筹资者行为、出资者行为和众筹宏观环境等4 个方面梳理了理论文献,总结了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需要从理论上解答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科技新创产品的预售众筹规模测算研究
    白江涛 许长延
    2016, 37(11): 128-135. 
    摘要 ( 111 )  
    “众筹”通过广泛吸收个人小额资金满足高科技企业初创期的融资需求,众筹形式不同,投资人的群体收益机制也存在差异。文章聚焦“产品预订”这一特定众筹形式,在构建收益机制模型的基础上,对科技企业众筹融资的管理决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利用价格歧视吸引消费者预购并共享众筹回报的方式,会扭曲市场价格并给企业带来利润挤压和融资瓶颈,科技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案除了受到预售规模和价格等内生变量影响,也取决于科技产品的技术经济特征,证明了针对高科技产品预售众筹方式,仅限于资金缺口较小时,“产品预订”众筹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创业
    组织边界跨越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影响研究
    刘鹏程 孙新波 张大鹏 魏小林
    2016, 37(11): 136-151. 
    摘要 ( 196 )  
    随着服务业的重要性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新流程。同时,全球化正推动着创新流程变得越来越开放。现在有一条公认的智慧,即创新是源于合作和跨越专业或组织边界的知识,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的创新更需要跨越各类边界去获取外部知识。从组织边界理论入手,明确了组织边界跨越能力的3个构成要素,以及探索其与知识整合和开放式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224家KIBS 企业的调研数据,发现IT 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网络能力和吸收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知识整合这一中介变量达到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的理解,从而为KIBS 企业更好的实现开放式服务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嵌入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孟迪云 王耀中 徐莎
    2016, 37(11): 152-165. 
    摘要 ( 147 )  
    研究整合企业网络视角和商业模式创新视角,探讨了网络嵌入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考察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并基于全国334家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关系嵌入性、结构嵌入性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关系;(2)在关系嵌入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环境动态性在信任、信息共享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共同解决问题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著;(3)在结构嵌入性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环境动态性对网络中心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有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网络密度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创造力支持氛围的跨层次效应
    徐振亭 罗瑾琏
    2016, 37(11): 166-180. 
    摘要 ( 193 )  
    促进员工创造力成为当代领导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目标。本研究整合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创造力成分模型等理论视角,构建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理论模型,以78个研发团队(78个团队主管,314个团队成员)为样本,对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试图揭示2者关系中的关键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预测效果,且对创造力支持氛围具有正向预测效果;(2)创造力支持氛围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跨层次中介作用;(3) 创造力支持氛围对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跨层次调节效应,创造力支持氛围越高,2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