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学理论与方法
    大企业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研究?
    徐晓丹 柳卸林
    2020, 41(09): 3-19. 
    摘要 ( 161 )   PDF(1494KB) ( 828 )  
    基础科学研究是创新的源泉,是科技竞争力的源泉。中国基础研究从投入规模和结构上都与创新领先国家有很大差距,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是一直存在的短板。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了基础科学研究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及基础研究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机制。在回顾最早建立企业实验室制度的德国和美国企业创新实践,以及日本韩国经济追赶阶段企业通过基础研究实现技术创新的路径后得出,有能力投资和转化基础科学的都是大企业,并提出了企业开展基础研究活动的3 个阶段。通过中国与科技创新领先国家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主要指标方面的纵横比较分析后,分析了中国企业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并从建立基础研究的多元投入机制、尊重并用好企业提供的经费,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和效益、营造保护创新成果的法律、政策环境3 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战略与政策
    中国孵化器政策的演进特征、问题和对策——基于政策力度、政策工具、政策客体和孵化器生命周期的四维分析
    李梓涵昕 周晶宇
    2020, 41(09): 20-34. 
    摘要 ( 76 )   PDF(1178KB) ( 609 )  
    孵化器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加速器”。以中国1994—2019 年颁布的130 条孵化器政策文本为基础,利用政策量化的分析方式,构建政策力度、政策工具、政策客体、孵化器生命周期四维度评价模型,对孵化器政策进行全面评估。结合中国孵化器发展的变迁过程,分析了1994—2005 年、2006—2014 年、2015 年至今三个阶段孵化器政策演变特点及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器政策呈现出政策制定主体协同度逐年提高、政策工具越来越多样化、政策受惠面越来越广、政策内容的针对性越来越强等发展趋势,但也存在法律政策缺失、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较少、部分政策客体激励不足、孵化器考核评价内容匮乏等问题。最后,借鉴国外先进孵化器的发展经验,为未来制定和优化孵化器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外并购对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胡潇婷 高雨辰 金占明 李纪珍
    2020, 41(09): 35-54. 
    摘要 ( 85 )   PDF(1032KB) ( 595 )  
    海外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一直是热点研究问题,但相关研究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结论,尤其是鲜有研究在并购情境下将企业创新绩效区分为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绩效。从资源基础观和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出发,基于2008—2017 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的分析方法,文章实证研究发现,进行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的整体创新绩效确实有促进作用,但仅提升了其利用式创新绩效,对其探索式创新绩效并无显著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现有的矛盾结论,也揭示了中国企业在挖掘海外并购价值过程中的局限性。同时,企业技术多样性、运营能力和市场能力均会在海外并购的情境下,对企业的整体和利用式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战略与管理
    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权力对伙伴企业情感性承诺的影响研究——以组织间依赖为调节变量
    顾桂芳 季旭彤 李文元
    2020, 41(09): 55-68. 
    摘要 ( 51 )   PDF(954KB) ( 604 )  
    基于权力—依赖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以创新生态系统为情境,从核心企业权力的2 个维度——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探讨核心企业权力对伙伴企业情感性承诺的影响机制,并将组织间依赖作为调节变量引入两者的假设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 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强制性权力与伙伴企业情感性承诺之间呈倒U型关系;核心企业非强制性权力与伙伴企业情感性承诺正相关;(2) 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依赖不对称会使核心企业强制性权力与伙伴企业情感性承诺间的倒U型关系更为陡峭;而联合依赖程度不会显著调节核心企业强制性权力与伙伴企业情感性承诺间的倒U型关系;(3) 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依赖不对称会弱化核心企业非强制性权力与伙伴企业情感性承诺间的正向关系;而联合依赖程度会强化核心企业非强制性权力与伙伴企业情感性承诺间的正向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协商策略对企业合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关系冲突的中介作用
    王龙伟 王立 王文君
    2020, 41(09): 69-83. 
    摘要 ( 43 )   PDF(886KB) ( 592 )  
    协商是企业在组织间合作过程中解决争议的重要手段,对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合作的绩效表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组织的信息处理视角,提出不同的组织间协商策略通过关系冲突的中介作用影响企业合作绩效,且法律完善程度和市场竞争强度会影响协商策略与关系冲突之间的关系。通过227 家制造企业样本,采取层次回归和Bootstrapping法结合的方法验证假设,研究发现合作协商通过关系冲突对企业合作绩效具有正向的间接影响,竞争协商通过关系冲突对企业合作绩效具有负向的间接影响;法律完善程度会减轻合作协商对关系冲突的负向作用,增强竞争协商对关系冲突的正向作用,而竞争强度会增加合作协商对关系冲突的负向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紧缩”还是“复苏”?衰退企业业绩逆转的战略选择?
    段海艳 李一凡 康淑娟
    2020, 41(09): 84-104. 
    摘要 ( 42 )   PDF(902KB) ( 583 )  
    衰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如何选择适宜的逆转战略以理性应对衰退并成功逆转,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以2008 年以来经历了3 年业绩持续下滑的500 家工业类衰退企业为样本,以业绩反馈理论和组织变革理论等为支撑,对企业衰退后3 年的逆转战略选择和是否成功逆转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时间跨度为2008—2018 年。研究发现:(1) 衰退之后3 年内有21%的企业成功逆转。相对于未成功逆转的企业,成功逆转企业实施战略变革的数量显著较多。(2) 企业衰退后2 年内,“紧缩”战略中的紧缩开支有利于衰退企业的成功逆转。“复苏”战略中的加大营销投入不利于衰退企业的成功逆转。第3 年“紧缩”战略中的裁员也不利于衰退企业业绩逆转。(3) 企业衰退后3 年内,持续紧缩开支和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有利于衰退企业业绩逆转,但是持续加大营销投入则不利于衰退企业的成功逆转。(4) 前期“紧缩”、后期“复苏”的逆转战略组合,可以帮助企业在快速止损、释放资源的基础上,为企业向市场推出创新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和帮助企业成功逆转等提供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衰退企业逆转战略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为己”还是“助人”?工作使命感一致性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姚柱 罗瑾琏
    2020, 41(09): 105-122. 
    摘要 ( 74 )   PDF(973KB) ( 590 )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经常被组织默许或忽视,近年来受到学者日益关注。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了工作使命感一致性对新生代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工作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在工作使命感一致的情况下,相较于“低为己—低助人”,新生代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在“高为己—高助人”时更高,而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可能性更低;在工作使命感不一致的情况下,相较于“高为己—低助人”,新生代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在“低为己—高助人”时更高,而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可能性更低;总体而言,“为己”型工作使命感与“助人”型工作使命感越一致,新生代员工的工作幸福感越高,其产生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可能性越低;工作幸福感部分中介了工作使命感一致性对新生代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因素联动对创业者决策逻辑的影响——一个基于QCA方法的研究
    崔连广 闫旭 张玉利
    2020, 41(09): 123-135. 
    摘要 ( 74 )   PDF(704KB) ( 577 )  
    近年来关于创业者决策逻辑的研究吸引了创业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索心理因素对创业者决策逻辑的影响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通过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QCA)探索不同心理学因素的组态对创业者决策逻辑的影响后发现:(1) 创业者的因果推理逻辑明显时,其形成机制存在一条路径;(2) 创业者的效果推理逻辑明显时,其形成机制分为3 条路径,且与因果推理逻辑形成机制组态的核心条件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力分配差异视角下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与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研究
    金辉 孙晨银 罗小芳 王建刚
    2020, 41(09): 136-148. 
    摘要 ( 61 )   PDF(873KB) ( 594 )  
    相较于员工间水平知识共享和员工对上知识共享,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是学界长期忽视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从领导对权力分配差异的认知视角出发,选取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作为自变量,选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领导心理安全感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的发生机理。通过对中船重工多家成员单位237 位领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 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会显著负向影响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2)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与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3) 领导心理安全感在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与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但该中介效应与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主效应方向相反,即存在“遮掩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